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馬鞍山:厚植綠色發展底色
2022-10-12 10:45:02來源:安徽日報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入秋之後,在層林映襯下,凹山湖更加碧綠,凹山地質文化公園也美如畫卷。國慶假期,一撥又一撥遊客來到湖邊打卡拍照,欣賞這裡的秋日美景。

  對於馬鞍山市民來説,凹山所在的向山礦區承載著他們的城市記憶。因礦山集聚、鐵礦豐富,這裡曾是“華東第一大採場”,被譽為“馬鋼糧倉”。

  可是,這個曾經讓當地人引以為傲的“糧倉”,在歷經百年開採後,卻成為當地的“生態之殤”。因過度開發,向山地區變得“傷痕纍纍”,凹山礦坑便是最大一塊“傷疤”。

  2017年凹山採場關閉改建為尾礦坑,隨後當地按照“高於標準,優於周邊,融入景區”的總體要求,3年累計投資2億元,進行生態礦區建設。

  去年,馬鞍山打響新時代“向山大會戰”,將向山地區綜合整治作為創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示範區的“一號工程”,全力打造踐行“兩山”理念樣板區。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成功獲批EOD(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試點,截至今年8月底,向山地區EOD項目已開工建設32個子項,開工率72.7%,剩餘子項將在年內全部開工,預計3年內全部完工。

  從過去的礦山“傷疤”,到如今的高顏值打卡地,凹山採場的“涅槃蝶變”,是馬鞍山市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馬鞍山市深入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和産業高品質發展,深入開展美麗長江(馬鞍山)經濟帶生態環境新一輪“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持續推進標準地、“七未項目管理”、畝均論英雄等改革舉措,全力爭做“三高地、兩先鋒”,加快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

  長江岸線的變化,同樣説明馬鞍山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懈努力。近年來,馬鞍山市以薛家洼區域為突破口,推進長江岸線綜合治理,總計拆除非法碼頭158家;清退長江岸線約10公里、灘地1000多畝;整治散亂污企業756家。

  原先臟亂差的生産岸線變成了以公園綠地為主的生活岸線、生態岸線和景觀岸線。薛家洼生態園、濱江生態濕地、濱江文化公園、採石磯風景區……如今,行走在長江馬鞍山段東岸,一批濕地、公園與濱江生態綠廊“串珠成鏈”,成為熱門打卡景點。

  生態環境問題本質上是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和消費模式問題,治本之策在於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

  十年來,馬鞍山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打擊“地條鋼”、關停“小鑄造”,淘汰落後産能;連續開展“産業升級突破年”“項目攻堅年”等活動,加快産業轉型升級;聚焦戰略性新興産業,調整産業結構,加快動能轉換,全力打造“1+3+N”産業集群升級版,蜂巢動力電池、天能新能源、中聯重科、格力産業園等一批重大産業項目加快推進,奧克斯空調等項目建成投産。

  為實現高品質發展,馬鞍山主動作為,在學習借鑒浙江、江蘇等地區經驗的基礎上,于2018年底正式建立畝均效益評價體系,以畝均效益評價推動生態轉型、産業升級。

  該評價體系以集約用地、節能降耗減排等為目標,以“畝均稅收”為重點,以智慧、綠色、品牌、研發等反映企業綜合素質的指標為加分項,對企業實施綜合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實施差別化配置資源要素,通過“正向激勵+反向推動”,推動要素向高效益、高産出、高成長、高品質企業集聚。

  2021年,“馬鞍山市統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和産業高品質發展”入選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典型經驗做法,獲通報表揚。

  一組數據更能見證馬鞍山綠色發展的十年蝶變。十年來,馬鞍山市國內生産總值由2012年的1210.54億元增至2021年的2439.33億元;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産值比重由2011年的11.8%提高到2021年的35.9%;PM10年均值濃度從2011年的9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60.9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33.9%,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限值。(安徽日報 記者 范孝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