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合肥市發佈《關於加強市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2022-10-20 15:19:0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查宛昕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安徽消息:10月20日,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佈《關於加強市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鋻於當前合肥市仍有多點散發病例,為快速阻斷疫情傳播鏈條,嚴防社會面傳播風險,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現就加強市區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如下:

  一、暫停開放部分文化休閒娛樂場所。市區演藝場所、網吧、影劇院、美術館、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站)、圖書館(閱讀空間)、景區公園室內場所、健身房、公共浴室、桑拿房、會所、美體館、瑜伽館、足療店、修腳店、採耳店、美容店、艾灸(針灸)館、酒吧、KTV、室內歌舞場所、室內體育館、室內游泳館、棋牌室、麻將館、按摩店、遊戲遊藝場所、桌遊室、劇本殺、密室逃脫等休閒娛樂密閉場所暫停營業。

  二、加強聚集性活動管控。市區所有餐飲服務單位暫不提供堂食,實行線上售賣。按照“非必要不舉辦、能線上不線下”的原則,嚴格控制公共活動人員數量和規模,50人以上的展覽、論壇、培訓、考試(筆試、面試)等聚集性活動原則上全部暫停,擅自舉辦造成疫情傳播風險的,將依法追究主辦方、承辦方及責任人責任。提倡居家辦公、在線辦公,具備條件的園區、樓宇和企業應盡可能採取彈性工作制,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

  三、實行校園封閉管理。市區所有高校及各類寄宿制學校實行全封閉管理,暫停聚集性活動。中小學及校外培訓機構暫停線下教學活動,實行線上教學。幼兒園、托幼機構暫停幼兒入園。雙職工家庭可以1人請假照顧孩子。

  四、加強核酸檢測和兩碼查驗。全市實行每天一輪核酸檢測,敬請廣大市民和來(返)肥人員主動就近錯峰參加,務必做到應檢盡檢。全市各類公共場所、經營場所、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必須做到場所碼“一址一碼、碼址對應”,做到逢進必掃、逢掃必驗、不漏一人,嚴格查驗行程碼和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對老人、小孩等特殊群體無法提供相關報告的,進行人工登記。不符合防疫要求人員一律不允許進入,對不落實防控要求的場所立即停業整頓。

  五、加強公共交通管控。適當減少公共交通運行頻次,中高風險區域暫不停靠。乘坐地鐵、公交、計程車、網約車時,均須佩戴口罩,嚴格查驗“兩碼”和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報告。請廣大市民合理安排出行時間,排隊時保持安全距離,防止人員聚集。

  六、加強住宅小區防控。全市所有進入住宅小區的人員須佩戴口罩,主動配合做好查驗“兩碼”和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等防控措施。對進入小區的車輛一律逐車逐人核查。

  七、加強醫療機構管理。定點醫療機構要規範發熱門診運行,嚴格預檢分診、分時段預約診療等制度,全面加強院感管理。如出現發熱、幹咳、咽痛等症狀,應及時到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醫,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市各發熱門診、零售藥店要繼續發揮好“哨點”作用,對購買退熱、止咳、抗病毒、抗菌素、感冒等“五類藥品”人員必須實名登記、上傳信息,屬地及時追蹤查詢、反饋。

  八、劃定並加強中高風險區管控。市區中高風險區域內,各類場所實行封閉管理,其中住宅小區原則上只保留一個進出口,居民足不出戶、社區上門服務。除醫療機構、生活超市等保障基本民生單位外,所有公共場所、農貿市場等一律暫停營業。所有企業實行閉環管理,不能閉環管理的企業暫停生産經營。生活超市、零售藥店全部只實行線上銷售。

  九、倡導非必要不離肥。確需離肥的,不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同時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並全程做好自我防護,返肥前及時報備。

  瑤海區疫情防控工作繼續按瑤海區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10月19日《關於進一步強化瑤海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執行,執行期滿按本通告執行。各縣(市)視情出臺強化防控措施,報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批准。

  目前,合肥市疫情防控正處在關鍵階段,需要人人出力、人人盡責,敬請廣大市民繼續支持理解配合。  

  本通告自發佈之日起實行,後續將根據疫情防控評估結果,及時動態調整。(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