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4年時間裏,朱國慶幫助村民解決大小困難80余件,調解鄰裡糾紛30余起,村民對他的稱呼也從“那個誰”變成了親切的“小朱”。
1990年出生的朱國慶是雲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紅河邊境管理支隊金平城關邊境派出所的一名輔警。2019年以來,隨著“一村一警”工作深入推進,朱國慶主動請纓到金平縣金河鎮枯岔河村委會瑤家新寨駐村,逐漸把轄區內的160口人“管理”得妥妥噹噹,村民們也把“有事兒找小朱”挂在了嘴邊。
朱國慶與村民開心聊天
“如果邊境人都不去守邊,誰還更應該去守?”
紅河州金平縣地處祖國西南邊境,與越南山水相連,地勢路況複雜,在金河鎮枯岔河村委會瑤家新寨村小組旁,就有一條可以繞開檢查站、偷渡入境的山間小道。為消除隱患,金平城關邊境派出所決定選派一人常駐警務室。
“我去!我是金平本地人,從小在農村長大,了解當地語言、風俗,方便和村民打交道。”剛剛入職金平城關邊境派出所不到一年的朱國慶主動請纓,來到瑤家新寨警務室,成為這裡第一名且唯一的警務人員。
來新寨警務室之前,朱國慶對當地艱苦條件已經有思想準備,但還是被這裡的“簡陋”震驚了。警務室改造前曾經是村裏的一間活動室,坐落在村寨半山腰一片空曠的操場上,潮濕的房間除了四堵墻、一張床外空無一物。由於位置偏遠,出行也異常艱難,買東西必須搭車去15公里外的縣城;趕上颳風下雨沒辦法出去買菜,朱國慶就只能在小屋裏煮碗掛麵,再撒點鹽湊合。相對於條件的艱苦,無人傾訴的孤獨更加難熬。“因為沒人聊天,我就聽歌、看新聞,逐漸也就適應了,現在添置了些傢具,讓這裡多一點家的感覺。”朱國慶笑著説。
一個人的升旗儀式
走進如今的警務室,窗明几淨,簡單整齊,書桌上的陳設不見絲毫淩亂,連支鋼筆都被擺放得規規矩矩;一塊不大的寫字板上列滿了工作、起居計劃和日常巡邏情況,詳細記錄著他堅守這裡的點滴時光。
“村民的稱呼從‘那個誰’變成了親切的‘小朱’”
朱國慶駐村的瑤家新寨是2018年剛剛完成整體異地搬遷的新建村寨,共有35戶160人。
“你有什麼事?我們家沒有壞人,都是好人!” 門“啪”的一下關上。剛搬過來的村民,對這裡的一切都存有戒備心,朱國慶第一次走訪就吃了一個“閉門羹”。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朱國慶經過思考後調整了思路:“先幹事、再説話、後交心。”
幫助瑤族群眾收割玉米
朱國慶決定先從幫村民解決困難著手,找到村長了解村裏的情況和存在的困難。一次閒聊從村長口中得知,有個村民和其妻子無法辦理結婚證,兩口子為這事很是苦惱,原來是男方喪偶後未及時登出戶口,便和現任妻子生活在一起5年,戶口本上卻一直顯示已婚。朱國慶詳細諮詢相關政策又來來回回跑了三四次,幫村民開了相關證明,終於,兩口子在民政局成功辦理了日思夜想的結婚證,戶口問題迎刃而解。
瑤家新寨因剛搬遷,很多基礎建設不完備,村裏活動室空空如也,村民們對此意見不小。朱國慶在交流中了解情況後主動請示彙報,在派出所和鎮政府幫助下,為活動室置辦了一批桌椅板凳和投影儀,週末或農閒時,他就組織村民們在這裡看看電影。
“我家倆口子的結婚證多虧了小朱!”“那天突然下雨,如果不是小朱,我家曬的玉米早被雨水打濕。”......一件件小事的解決,讓村民感受到輔警小朱是真心為他們辦實事。
向村民宣講相關政策
“4年來,瑤家新寨保持著各類案件零發生”
背著包,裝著筆記本,穿著膠鞋,白天走訪村民,動員村民參與護邊,晚上轄區巡邏、管控便道……作為村裏唯一的常駐警力,朱國慶一到警務室便摸清了遍佈在山林裏的每一條便道,即使在夜裏,也能憑藉聲音準確追蹤嫌疑人。
2020年初,隨著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加速擴散蔓延,我國陸地邊境一線“嚴防輸入”的壓力與日俱增。瑤家新寨與越南接壤,無天然屏障,各類小道便道極多,管控難度較大,是典型的邊境疫情防控重點區域。
朱國慶白天挨家挨戶上門走訪,宣傳防疫知識,幫助群眾答疑解惑,解決困難;晚上便打著手電筒四處巡邏,死死盯住各條“隱患路”,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從小在山裡長大的朱國慶明白,要想守住山林這道沒有大門的“關口”,必須依靠群眾的力量。
抽空給小朋友講故事
在派出所和村委會支持下,瑤家新寨迅速組建起一支“抗疫護村隊”。“村寨山林小路錯綜複雜,我們採取徒步和摩托車機動兩種方式進行巡邏,一趟巡邏下來,徒步路程就有20多公里。”朱國慶表示,一天巡邏結束,回到警務室已是深夜。如今,這支“護村隊”逐漸由剛開始的3人發展到如今的12人。自護村隊建立至今,瑤家新寨保持各類案件零發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平安村。
朱國慶常説:“其實咱也給群眾做不了多大的事、幫不了多大的忙,只要是群眾有需要,再小的事咱只要重視,能給群眾解決了,那也是大事,群眾事無小事。”一直以來,朱國慶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如今,轄區老老小小160口人都能喊出他的名字,村民有難事、有急事都會找他們心中的“小朱”幫忙。(文/圖 鄒昌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