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安徽消息(劉旭東):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舉辦“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譜寫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2月27日上午,該系列發佈會首場在安徽省行政中心舉行,主題為“奮力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推動安徽高品質發展”。
發佈會現場 供圖 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
發佈會上,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陳軍介紹,2022年,安徽省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地區生産總值突破4.5萬億元、增長3.5%,總量進入全國前10,增速居長三角首位。下一步,安徽將全面強化“兩個堅持”、全力實現“兩個更大”,進一步找準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奮力取得五個突破”,加快建設經濟強、格局新、環境優、活力足、百姓富的現代化美好安徽,到2027年經濟總量向7萬億衝刺,人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1萬元以上。
奮力在擴大內需上取得新突破 重點發揮“三個作用”
安徽省將全面抓好國家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及實施方案落地落實,加快培育高效內需體系。
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建立完善重大項目省市縣三級聯動推進機制,強化招商引資招大引強“賽馬”激勵,深入推進新興産業百億項目攻堅,適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高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投資,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發揮消費基礎作用,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擴容升級“徽動消費”行動,持續開展“皖美好味道·百縣名小吃”行動,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育服務等消費,實現到202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3萬億元。發揮流通支撐作用,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産業,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供應鏈平臺集聚區,推動物流降本增效,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地區生産總值比率降至11%左右。
奮力在促進三次産業高品質協同發展上取得新突破 重點做到“三個統籌”
堅持把安徽省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增強産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和安全性。
統籌“技術+應用”抓創新,深入實施科技創新“栽樹工程”,加快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國家實驗室建設,健全前沿科技研發“沿途下蛋”機制,支持“科大矽谷”建設專業創新創業載體,到2027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3%。統籌“傳統+新興”強産業,推動製造業提質擴量增效,加快傳統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改造,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高品質建設人工智能、積體電路、新型顯示、先進結構材料等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系統推進十大新興産業強鏈延鏈補鏈工程建設。統籌“數字+服務”促融合,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工業互聯網有效發展,支持軟體産業“一市一園”和大數據産業園建設,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服務業“鍛長補短”,打造一批高端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促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
奮力在推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上取得新突破 重點抓好“三個一”
安徽省將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加快構建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
聚力區域合作“一體化”,持續抓好與滬蘇浙重點合作事項落實,深化皖北地區與滬蘇浙城市間結對合作幫扶、上海與六安革命老區對口合作,高水準打造省際産業合作園區和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下活省域聯動“一盤棋”,推進合肥都市圈提質升級,推動皖北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突破、引領經濟社會全面加快發展,推進長江(安徽)地區聯動發展、跨江發展,加快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整體聯動推進生態型、國際化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建設。繪好城鄉融合“一張圖”,推動一産“兩強一增”,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推廣“小田變大田”和“大託管”服務,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計劃,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奮力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取得新突破 重點聚焦“三個高”
堅持以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瓶頸,以擴大開放塑造合作競爭優勢,助力增強經濟循環的動力和活力。
打造高標準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聯動實施“畝均論英雄”“標準地”改革和“零增地”技改;做優做強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實施民營經濟上臺階行動計劃,加快培育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堅決落實“十做到”“十嚴禁”,努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擴大高水準開放,實施萬企百團出海行動,高效運行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培育一批省級公共海外倉,到2027年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力爭達到1.2萬億元;實施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品質攻堅,促進一批標誌性項目落地。構建高能級平臺,全面提升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能級,增強世界製造業大會等平臺功能;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工業上樓”,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開發區延伸。
奮力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上取得新突破 重點突出“三個著力”
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高公共服務水準,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在高品質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著力暖民心惠民生,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深入實施暖民心行動;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安徽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著力擴就業促增收,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大力推進創業安徽行動,未來五年城鎮新增就業300萬人以上;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和中等收入群體倍增計劃,到2027年中等收入群體比例力爭達到42%。著力保安全守底線,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隱患,為確保國家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産業鏈供應鏈安全多做貢獻;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全面加強信訪工作,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安徽。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