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發改委公佈《安徽省“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左右,全省每年實現100萬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品質顯著提升,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未落戶常住人口。“一圈一群一帶”城鎮化戰略格局全面形成,合肥都市圈建設取得重要突破。
圍繞優化城鎮化空間佈局和形態、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推進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五個方面,《實施方案》制定了目標藍圖和前進方向。
《合肥都市圈發展規劃》將出臺
合肥都市圈是安徽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如何在城鎮化佈局中提升合肥的城市能級?《實施方案》給出“行動指南”。
“十四五”期間,安徽省將出臺《合肥都市圈發展規劃》,加快合六經濟走廊、合淮産業走廊建設,全力推動合肥新橋科技創新示範區(合淮合作區)建設,積極支持合肥、淮南申創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同時,合肥交通版圖將進一步擴大提質。其中包括拓展外部通道,開工建設滬渝蓉高鐵合寧段、合武段,加快建設合新高鐵、六安至安慶鐵路。織密圈內網絡,加快推進實施巢馬城際、合肥新橋機場S1線等鐵路,加密擴容都市圈高速公路網絡,逐步消除國省幹線公路“瓶頸”路段。鼓勵共建園區、開展“一區多園”合作,建立産業項目招商聯動機制,促進項目招引差別化精準化。推動創新資源共享,鼓勵互設協同創新區域或創新飛地,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共同投入和利益分享機制。
培育壯大合肥等五大物流樞紐
城鎮化發展離不開産業發展。《實施方案》指出,“十四五”期間,安徽將鼓勵各地共建園區、開展“一區多園”合作,建立産業項目招商聯動機制,互設協同創新區域或創新飛地;申建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加快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強與南京都市圈協同發展,強化與上海大都市圈對標對接,深化與杭州、蘇錫常、寧波都市圈互動互助。
“十四五”期間,安徽將建設合肥江淮聯運中心和蚌埠、淮南淮河航運樞紐,貫通“三橫四縱多輻”物流通道,培育壯大合肥、蕪馬、阜陽、蚌埠、安慶五大物流樞紐,積極優化物流網絡節點,合理佈局區域物流中心、分撥中心、配送中心,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體系。在完善産銷兩端冷鏈物流設施方面,將推進合肥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實施一批重點冷鏈設施項目。
優化合肥火車站等聯運旅客換乘流程
根據《實施方案》,安徽省將支持合肥建設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優化功能佈局,提高開發建設品質,深化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合肥片區建設,加快建設合肥濱湖科學城,推動東部新中心、運河新城建設。
此外,將大力推進合肥、阜陽、池州等機場改擴建,優化合肥火車站、合肥南站等聯運旅客換乘流程,實施換乘設施便捷化改造。有序推進具備條件的毗鄰地區城際道路客運公交化改造,到2025年,全省開通長三角毗鄰地區跨省公交客運線路30條以上。
推廣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合肥做法”
《實施方案》明確,安徽省將健全現代化市政公用設施。統籌城市各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構築多網融合便捷交通體系,加快城市樞紐建設,實現“站城”融合發展。優化城市內部路網結構,完善城市慢行系統,加快補齊城市停車、充換電設施短板,到2025年,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20萬個。
安徽省還將統籌推進燃氣、供排水、供熱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推動必要的路面電網及通信網架空線入地,因地制宜推進地下綜合管廊系統建設。大力推廣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合肥做法”,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向縣城延伸,力爭16個市全部建成國家安全發展示範城市。
推進淮河路步行街國家級改造提升試點
《實施方案》指出,要統籌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行動,建設一批城市更新單元(片區)改造試點,構建高品質的生産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到2025年,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600個左右。實施城鎮棚戶區改造工程,加強棚戶區改造項目施工品質和安全監管,到2025年,基本完成全省現有城鎮棚戶區改造。
安徽省將培育新産業、發展新功能。推進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國家級改造提升試點,支持各地特色街區建設改造,打造一批消費地標。探索拆改結合、修繕整治、提升保護等模式,注重改造活化既有建築,防止大拆大建。
安徽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方案》突出先行先試,對此,我們將積極開展省級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現代化中小城市培育試點等,推進省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支持各地在重點領域開展試點建設,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合肥日報 記者 潘子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