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安徽:讓傳統戲劇“活”起來、傳下去
2023-03-07 09:10:49來源:中國文化報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安徽:讓傳統戲劇“活”起來、傳下去_fororder_W020230307264206611312

馬派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在演出  供圖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

  作為戲劇資源大省,安徽近年來始終堅守傳統戲劇陣地,做好傳統戲劇的活態保護。2022年3月至10月,由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和省非遺保護中心組成的多個調研小組,先後深入廬江、南陵、樅陽等32個縣(區、市),對81個國有、民營院團進行走訪調研,涉及37個傳統戲劇類非遺項目,分析總結當前安徽傳統戲劇活態存續與保護現狀,為傳統戲劇保護傳承和振興發展探索路徑和對策,推動傳統戲劇“活”起來、傳下去。

  政策利好

  傳統戲劇類項目保護成績可喜

  近年來,隨著國家和地方實施傳統戲劇項目振興政策,安徽傳統戲劇類非遺代表性項目得到更多關注。截至2022年上半年,安徽傳統戲劇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5項、國家級傳承人37名,傳統戲劇類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共47項、省級傳承人122名。

  安徽各市、縣相繼建立並逐步完善市、縣級非遺名錄體系,通過不斷挖掘整理傳統戲劇資源、建立健全非遺評審認定機制,生長於民間的傳統戲劇被納入非遺保護的範疇。在非遺相關政策的帶動下,部分傳承狀況較好的劇種得到進一步發展,部分瀕危劇種得到搶救性保護。

  蕪湖市南陵縣境內的南陵目連戲,由於原群眾基礎和影響力較弱,專業人才培養不足,存續狀況堪憂。2006年,當地文化主管部門抓住傳統戲劇項目振興工程的政策機遇,實施南陵目連戲劇本搶救性整理工程等六大工程,逐步推進南陵目連戲的保護傳承。

  為更好地傳承、保護和發展傳統戲劇,安徽省財政廳設立省級非遺保護專項資金。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至2021年,共計1455萬元國家非遺保護專項資金、190萬元省級非遺保護專項資金用於傳統戲劇類非遺的傳承保護。

  不僅如此,傳統戲劇傳承展演平臺也在不斷拓展。2021年,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基地認定與管理辦法》,認定100個非遺傳承基地,其中16個為傳統戲劇類非遺的傳承基地;安徽省各地借助重要節慶及各種非遺展示展演活動,不斷擴大安徽傳統戲劇的社會影響力。

  打破壁壘

  讓傳統戲劇市場“活”起來

  當前,傳統戲劇項目市場大多數是以政府購買服務為主,通過“送戲進萬村”等惠民工程,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但是,這些演出的觀眾群中老年人佔絕大多數。“市場運作、行銷人才和推廣理念的缺乏,忽視傳統戲劇項目觀眾的培養,固有的觀眾日趨老化、消亡,新的年輕觀眾群沒有形成,這是造成傳統戲劇的重要原因。”業內專家表示。

  要想傳統戲劇“活”起來,就要不斷培養觀演習慣,使其回歸市場。安徽省非遺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表演形式上,傳統戲劇項目需要從舞臺藝術延展出去,打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在內容上,劇目唱腔、程式錶演等需要進行創新,尋找順應時代潮流、讓大多數觀眾接受並理解傳統戲劇項目藝術的方式。同時,要讓戲劇創作為觀眾服務,立足群眾生活、挖掘創作素材,強化節目的鮮活性、可信度、感召力。

  如何推動傳統戲劇非遺項目的活態傳承?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以“非遺進景區”的形式實現文化與旅遊雙向賦能。“近5年來,我們每年投入近百萬元,推參演人數近200人進景區。這一長效舉措推進了非遺保護和傳承,檢驗了非遺專項資金扶持績效,展示了近年來安徽非遺保護工作取得的成果,探索了傳統戲劇保護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路徑,促進了‘非遺+旅遊’深度融合。”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説。

  人才培養

  讓傳統戲劇項目傳下去

  受經濟發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傳統戲劇表演團體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儘管近年來行政主管部門大力扶持,但人才缺失依舊是無法回避的問題。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嗨子戲曾在阜陽市阜南縣開辦阜南縣嗨子戲傳承班,但因教學品質等問題,自2013年開班以來,為阜南縣演藝中心輸送的人才寥寥無幾。

  人才培養是傳統戲劇發展的源頭活水,改革原有的傳承班教學模式刻不容緩。參與調研的專家建議,在規模上,篩選一批自身條件好、對表演有興趣的好苗子;在師資上,在普遍性基礎培養後採用專業化高階教學,改變過去“一把抓”模式;在資金上,從“普惠大眾”的培訓班、興趣班模式轉換為有針對性、系統性的一對一培養;在政策上,將招生與收徒對應、教學與演出相融、出師與就業同步。同時,建立專門機制,鼓勵傳統戲劇項目大家、非遺傳承人建立名家名角工作室,在傳藝傳德中讓年青一代把傳統戲劇項目作為事業來抓;鼓勵一線城市優秀演員和藝術院校專業教師到基層挂職鍛鍊,以兼收並蓄的思想扶持培育壯大基層鄉村文藝隊伍。

  保持傳統戲劇的根基活力以及對人才的培養少不了政策扶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和《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的相繼出臺,為傳統戲劇傳承人隊伍建設提供了科學有效的制度保障。此外,部分市縣還通過多種方式促進非遺傳承人群的培養,池州市探索實施“名師帶徒”工程,持續實施推動池州儺戲、青陽腔等傳統戲劇青年人才的培養及傳承人隊伍的儲備。

  安徽各地在保護、傳承與發展傳統戲劇的過程中,既有寶貴的經驗做法,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梳理這些經驗做法與問題,不僅為傳統戲劇保護傳承和振興發展提供了路徑和對策,併為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出臺相關政策和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12月,我們將根據此次深入、全面的調研結果制定下發《安徽省傳統戲劇搶救行動實施意見》,為繼續做好傳統戲劇的保護、傳承與發展奠定政策基礎。”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説。”(中國文化報 記者  裴秋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