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變“知産”為“資産”的合肥實踐
2023-03-07 16:02:5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與産業的同頻共振,是近年來合肥爭先進位的最鮮明的特色。知識産權是引領與促進創新的源動力,也是連結創新與産業的橋梁與紐帶,通過知識産權運營不僅能促進技術産業化,亦能以優化資源配置的方式,直接將科技創新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知識産權之於合肥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現階段,合肥市知識産權運營與保護的步伐走得更加鏗鏘有力。2020年6月,合肥市獲批省內首個國家知識産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2022年8月,合肥市獲批全國首批國家知識産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同年12月出臺《合肥市國家知識産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正式開啟了合肥市知識産權事業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方案》既貫徹上級有關精神,也結合全市實際。”合肥市知識産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方案》的出臺和貫徹,將對加快構建和完善合肥市知識産權政策體系、強化知識産權保護體系、完善知識産權運營機制、提升知識産權管理服務水準、促進知識産權助力産業升級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知識産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企業發展需要“真金白銀”投入,但對於“輕資産、重知産”的科創型企業而言,“融資難、融資貴”已經成為阻礙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性難題,傳統的銀行信貸手段已無法為其“解渴”,發展知識産權投融資服務,成為合肥市精準助推科創型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明確“建立知識産權市場化運營模式”是《方案》的一大亮點。《方案》明確提出,要規範探索知識産權融資模式創新,深化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證券化、基金、融資租賃等多種融資方式,設立知識産權融資風險補償基金,鼓勵知識産權保險、信用擔保等金融産品創新。

  為此,合肥市知識産權局聯合合肥市屬金控平臺合肥興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泰控股”),積極探索知識産權金融新産品、新服務、新模式,著力促進知識産權與創新資源、金融資本、産業發展深度融合發展,推動科創型企業“知産”向“資産”多元化轉變,為合肥市自主創新高品質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華霆(合肥)動力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新能源汽車BMS(電池管理系統)及動力電池集成領域的專精特新冠軍企業,技術涵蓋電池成組、電機設計及電機驅動等多個技術領域,並擁有多項自主核心知識産權。2022年,隨著新能源汽車進入全面市場拓展期,華霆動力訂單迎來爆髮式增長,亟需一大筆資金用於採購設備、上馬新的生産線。了解到企業需求後,興泰控股旗下興泰租賃迅速與華霆動力開展對接,以華霆動力持有的6項發明專利作為標的物,創新設計“售後回租+二次許可”知識産權證券化融資方案,為企業提供1500萬元的低成本、快速度融資服務。解決迫在眉睫的融資需求,華霆動力乘勢而上,2022年合併營業收入約55億元,同比翻了一番。

  受益的不止是華霆動力。興泰租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累計為30余家科技型企業提供知識産權證券化服務,在企業依然保留專利所用權、使用權的基礎上,融資近4億元,幫助它們將“知産”變為“資産”,助力企業快速創新發展。

  事實上,在興泰控股對於知識産權金融服務的創新和實踐中,這樣的案例還有不少。

  興泰資本發起設立合肥市首支知識産權股權投資基金,完成對海圖微電子、科昂新材料等2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早期科創企業共計800萬元的投資,並和主管部門、知識産權運營頭部機構、相關龍頭企業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合作共建“産業知識産權運營中心”,從創新鏈、産業鏈角度深挖合肥科創型企業的知識産權潛力。

  興泰資管則設立2000萬元的知識産權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建立風險共擔與補償機制,與14家金融機構簽訂“質押融資”“許可融資”産品合作協議,引導金融機構增強“敢貸、願貸”的信心與動力。截至目前,兩隻産品已幫助38戶企業實現融資3.94億元,企業知識産權融資“落地率”、“獲得感”,金融機構開展知識産權質押服務“安全感”持續提升。

  在知識産權主管部門與興泰控股等多方力量的協同努力下,合肥知識産權事業發展一路高歌猛進,“創新+運營+産業+金融”的知識産權生態系統初見雛形,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基金運營、證券化、融資租賃等各項業務從“破題起勢”走向“勇開新局”,為科創型企業源源不斷地注入金融活水,在合肥澆灌出絢爛的科創之花。(文 陳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