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季度全省經濟數據顯示——經濟運行開局良好 發展品質穩步提升
工業投資高速增長,新動能加速聚集,重點服務行業快速增長,市場消費回暖……4月21日,雲南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雲南調查總隊發佈了全省今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
根據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一季度全省實現地區生産總值6852.16億元,同比增長4.8%,增速比2022年加快0.5個百分點。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569.39億元,增長4.1%;第二産業增加值2338.78億元,增長3.7%;第三産業增加值3943.99億元,增長5.6%。
今年以來,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全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一系列推動經濟穩進提質政策措施顯效,生産保持平穩,消費加快回暖,物價總體穩定,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發展品質穩步提升,經濟運行開局良好。
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全省農林牧漁業平穩增長,畜牧業增勢良好。一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産值1146.04億元,同比增長4.1%。
作為宏觀經濟的“壓艙石”,工業經濟增長為穩住經濟大盤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分三大門類看,製造業增長6.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增長4.1%,採礦業下降7.6%。傳統行業增長有力,其中,煙草製品業增加值增長6.4%,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速貢獻率為45.9%;有色行業增長6.1%,貢獻率為11.5%;電力行業增長3.3%,貢獻率為9.6%。
能源供應平穩有序有力。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736.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其中,水電486.31億千瓦時,增長1.8%;火電148.89億千瓦時,增長3.7%。清潔電力比重達79.8%。全社會用電量588.94億千瓦時,增長8.0%。其中,工業用電408.89億千瓦時,增長10.8%。
一系列經濟指標反映出我省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工業“壓艙石”作用凸顯,能源保供成效明顯,發展韌性持續彰顯。
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
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是加快産業轉型升級、增強經濟發展動力、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舉措。經濟首季報中,“高”“新”特點凸顯,新動能引領作用持續釋放並增強。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大抓産業、主攻工業,大力推進産業強省三年行動,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新産業、新動能加速崛起,工業經濟發展水準進一步提升。
一季度,全省電子行業增加值增長38.5%,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速貢獻率為56.5%,是對工業增長貢獻最大的行業。新能源電池産業增加值增長130.6%,硅光伏産業增長54.2%;單晶矽産量7.19萬噸,增長32.4%。高技術製造業增長29.0%,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提高到11.1%。裝備製造業增長33.8%。平板電腦、新能源汽車等高技術製造業産品産量,分別增長161.1%、29.1%。
投資是穩增長和擴內需的關鍵環節,投資的平穩增長是一季度經濟取得亮眼成績的基礎。一季度,全省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4.0%。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增長16.3%;第二産業投資增長37.0%,製造業投資增長33.1%;第三産業投資下降6.0%。其中,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長49.8%,民間投資增長3.8%。
全省各地區各部門聚焦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項目發力,擴大有效投資。一季度,全省産業投資增長33.7%,拉動全部投資增長11.9個百分點。在産業投資中,工業投資增長37.1%,其中能源工業投資增長49.3%,保持高增長態勢;農業投資、數字經濟投資、旅遊業投資分別增長21.0%、26.7%、25.6%。社會領域投資增長22.1%,其中教育投資增長9.9%。
隨著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全省生産生活秩序有序恢復,穩增長政策效果加速顯現,服務業總體實現較快增長。1月至2月,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455.20億元,同比增長17.1%,增速比2022年加快15.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重點行業營業收入增長16.9%。
市場消費顯著回暖,升級類商品銷售活躍。一季度,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80.65億元,同比增長7.5%,增速比2022年加快6.5個百分點。升級類商品銷售保持活躍,新能源汽車類商品銷售額增長73.4%。線上消費增長較快,限額以上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34.6%。
民生保障工作有力有效
我省圍繞民生保障、社會事業發展、社會治理等方面不斷發力,持續保障民生福祉,努力實現人民生活品質穩步提升。
一季度,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80.19億元,同比增長2.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807.91億元,下降8.8%。重點領域支出保障有力,全省科學技術、節能環保、農林水、住房保障支出分別增長35.6%、22.4%、13.8%、13.9%。
從居民收入和消費情況看,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19元,同比名義增長4.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64元,名義增長3.0%,實際增長1.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2元,名義增長5.4%,實際增長4.3%。從收入來源看,全省居民收入結構基本保持穩定,工資性收入的基礎作用和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從物價運行情況看,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4%,漲幅較2022年全年收窄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5%,漲幅較2022年全年擴大2.8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1.0%,漲幅收窄0.8個百分點。
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總體來看,隨著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一季度全省經濟延續回暖向好態勢,開局良好。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嚴峻複雜,部分領域需求不足制約明顯,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基礎尚不牢固。下一階段,要繼續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圍繞“3815”戰略發展目標和《政府工作報告》各項部署,搶抓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復蘇契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精準高效實施經濟穩進提質政策措施,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開好局起好步。(記者 胡曉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