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2023科創金融論壇在安徽合肥舉行
2023-04-27 11:07:5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查宛昕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安徽消息(劉旭東):4月26日下午,由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業銀行”)與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信建投證券、安徽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主辦的2023科創金融論壇在安徽合肥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科技引領未來 金融賦能創新”,作為第二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以下簡稱“科交會”)的重要專項活動,是農業銀行依託國家級專業會展平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的決策部署,緊跟國家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佈局,服務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舉措。

  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長張紅文應邀參加論壇並致辭,農業銀行行長付萬軍、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所長張曉晶出席併發表主旨演講。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擔任本次論壇主持人。此外,來自政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科創企業、新聞媒體的300余位嘉賓共同出席。

  張紅文在致辭中指出,科技創新是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近年來,安徽深入貫徹落實關於科技創新和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加快構建廣渠道、多層次、全覆蓋、可持續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有效帶動和激發了原始創新、技術創新和産業創新。張紅文進一步介紹了安徽省在建設科技強省、強化基礎科學研究中的“336614”總體佈局以及近年來取得的亮眼科技成果,並表示將以《合肥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方案》的發佈為契機,充分發揮金融資源力量,切實支持科技創新發展,共謀“國之大者”,共享安徽發展機遇。

  付萬軍談到,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科技創新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傾力澆灌,同時也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付萬軍詳細介紹了近年來農業銀行在“金融賦能創新”方面形成的“商行+投行”科創金融服務路徑。一是加大科創金融“量”的供給,強化科創領域政策傾斜和資源配置力度;二是拓展科創金融“面”的覆蓋,滿足科創企業更深層次、更廣範圍的金融服務需求;三是尋求科創金融“新”的突破,聚焦實踐理念、産品譜係、服務模式的迭代升級;四是推進科創金融“質”的提升,著力加強集團合成、數字化轉型和專業隊伍建設;五是推動科創金融“圈”的構建,以平臺思維、系統思維、整合思維,打造科創金融服務的開放合作“生態圈”。

  張曉晶在以“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冷思考”為題的主旨演講中,從學術理論角度深刻闡述了金融與科技創新的天然聯繫,明晰了“科技-産業-金融”循環路徑,介紹了德國、美國、北歐等國家和地區在特定時期金融模式與産業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基於國際經驗、結合國內實際,就完善我國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張曉晶提出了幾點建議和思考。一是避免脫實向虛,通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效支持科技産業高品質發展。二是注重發揮民營企業在承擔風險與科技創新方面的先天優勢。三是完善我國金融體系的風險定價與風險配置功能。四是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既要遵循金融規律,也要發揮政府、社會、科學共同體的積極引導作用。

  在成果發佈及揭牌儀式環節,安徽省金融學會重磅發佈了《安徽省金融改革發展報告(2023)》;隨後,“中國農業銀行安徽科創中心(合肥)”及“中國人民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科創保險中心”兩項揭牌儀式先後舉行。與會機構以實際行動和具體舉措為建設美好安徽、打造創新型省份積極貢獻金融智慧與力量。

  在圓桌論壇環節,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洪泰基金創始合夥人、董事長盛希泰,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郭戎,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李建軍,圍繞“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推進科創生態優化建設”主題,基於如何統籌協調各類資源要素、形成共促科技創新強大合力進行深入交流;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格平,江蘇蘇寧銀行董事長黃金老,深創投安徽分公司總經理賈冰雁,上海新諍信知識産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孫凱,就“發揮科創金融作用,賦能科技創新發展”展開對話,共同探討金融推動科技創新的新思路、新範式。

  近年來,農業銀行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始終堅持各項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切實踐行服務實體經濟主力銀行定位,把支持科創企業高品質發展擺在了突出位置,強化頂層設計和産品創新,構建了“投、貸、服”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體系。截至2022年末,農業銀行已創設16家科創金融服務中心,為超過5萬家的科創企業提供信貸支持,並協同子公司落地各類科創領域股權投資超百億元,籌組設立7隻科創基金,累計為千余家擬上市科創企業提供上市培育服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