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逐浪數字時代 宿州把牢“杭向”融入長三角
2023-05-16 17:12:07來源:拂曉報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逐浪數字時代  宿州把牢“杭向”融入長三角_fororder_a592b55d-5b62-4f4e-90e3-0009e554b5d1

宿州雲數據中心 攝影 董虎

  未來已來。隨著新一輪工業革命浪潮的來襲,數字經濟正逐漸成為戰略新高地,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引擎”。

  放眼全國,佈局數字經濟賽道,群雄逐鹿、你追我趕——

  廣東省率先出臺《廣東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案》,培育新市場,創新流通交易制度,激活數據資源這一關鍵生産要素;江蘇省把數字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提出了“數實融合第一省”的建設目標;山東省不光産業數字化要提質,還要把數字化轉型推進到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細分領域……

  聚焦安徽,“數字江淮”引領,百舸爭流、千帆共進——

  合肥穩居全國數字經濟新一線城市,建成全國最大、覆蓋最廣、應用最多的量子城域網;“蕪湖集群”躋身國家“東數西算”10大數據中心集群……作為安徽省發展雲計算産業最早確立的“一中心兩基地”之一,宿州正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積極承接數據中心服務業務,爭創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知名雲計算産業示範基地。

  紮根宿州,“中國雲都”從無到有,蔚然成勢——

  身負全省唯一以雲計算為首位産業的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基地之重任,宿州市高新區立足雲計算、智慧製造“雙首位”産業培育數字經濟生態,打造“中國雲都”名片,不斷優化産業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深化與杭州余杭區對接合作,不斷提升園區産業鏈供應鏈品質,鏖戰全市體制改革示範區、經濟發展的主戰場。

  無中生有

  宿州“雲端”另辟賽道

  2011年,宿州市委、市政府將雲計算産業作為加快宿州經濟發展的重要産業方向,在皖北傳統的農業地區“無中生有”,決定在雲計算大數據産業中拼搶出經濟發展的新賽道。

  2013年2月,經安徽省政府批復,宿州市高新區籌建;2016年9月,獲批安徽省第二批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基地;2018年7月,宿州市高新區正式成立。自成立以來,宿州市高新區立足雲計算、智慧製造“雙首位”産業培育數字經濟生態,打造“中國雲都”名片。作為宿州市體制改革示範區、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園區不斷優化産業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深化與杭州市余杭區對接合作,不斷提升産業鏈供應鏈品質,全面促進園區經濟高品質發展。

  按照宿州市委、市政府“2+4+2”工作總思路,宿州市高新區持續堅守雲計算、智慧製造“雙首位”産業定位,各項工作順利推進:成功獲批“安徽省級服務外包示範區”、“省級信息消費示範縣(市、區)”等榮譽;位列“2018年中國園區成長力100強”全國第十四位;躋身改革開放40年中國開發區競爭力“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榜單。

  宿州市高新區雲計算産業主要承接上海、杭州等地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相關産業轉移,目前,近千家雲計算及其相關企業在高新區紮根發展,形成完善的“基礎雲、平臺雲、應用雲”雲計算全産業鏈。近年來,園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在20%以上,2022年全口徑産值突破350億元,集聚企業20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7家、高新技術企業41家、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21家;培育國家級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9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5個,累計授權專利1000余件。

  宿州是國家五大量子節點城市,宿州市高新區是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基地、省級服務外包示範區、省級信息消費示範區、省級電子商務示範園區、省級服務業集聚示範區、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試驗區。2020年,園區數字小鎮躋身國家特色小鎮50強;2021年,園區在安徽省級開發區考核中排名第21名,並在皖北承接産業轉移“6+2”試驗區考核中位列第一檔、居第一名。

  積“雲”聚“數”

  數字經濟蔚然成“勢”

  十年艱辛探索,一路披荊斬棘。如今,宿州的雲計算産業逐步探索出“數據存儲、算力支撐、演算法加持、數字應用”的生態模式,在區域內形成産業生態閉環。目前,阿裡巴巴犀牛數字智造、騰訊未來城市、華為數據中心、網易創新中心、奇安信網絡安全基地等互聯網頭部項目先後落戶園區;智慧製造産業圍繞“構建鏈條、垂直打通、招大引強、産業集聚”的招商模式,主要承接長三角、珠三角智慧製造産業轉移,發展智慧終端、半導體(感測器)、人工智能、高端裝備製造等業務板塊,促進雲計算、大數據、5G運用、人工智能在園區融合發展,逐步形成了人工智能産業生態閉環。

  “數據之巢”不斷成型,“數據之路”不斷提速。基地雲計算産業園已建成10萬平方米數據中心,規劃部署1.6萬個數據機櫃。目前,1#、2#數據中心4萬平方米投入運行,3#、4#、5#數據中心完成主體建設。華為公有雲、浪潮雲、量子保密通信業務及宿州政務雲、省氣象雲、江淮汽車雲、宿州5G試驗區數據平臺等業務全部在雲計算數據中心運行。同時,完成建設長三角區域雙鏈路高速傳輸網絡通道,目前單向傳輸延時控制在5ms以內,可滿足即時計算需要。

  龍頭企業紛紛落地,産業生態活力迸發。按照“引龍頭、搭平臺、建生態”的總體思路,基地積極對接國內互聯網頭部企業,吸引華為雲(開展政務雲和智慧城市建設)、騰訊(開展政務雲、智慧城市建設,建立Wecity聯合創新中心)、浪潮雲(開展智慧城市建設並就智算中心進行合作)、阿裡巴巴(建設智慧農業平臺、城市大腦、犀牛智造産業園)、網易雲(落戶聯合創新中心,就企業孵化進行合作)、奇安信(建設網絡安全平臺、創新實驗室、培訓中心)、華瑞賽維(建設5G産業應用研究測試中心)等互聯網頭部企業相繼落戶,在提供一站式雲服務的同時,對數字經濟生態進行賦能。

  行業應用不斷豐富,數字經濟形成閉環。目前,基地形成了大數據處理、軟體開發、動漫渲染、手機遊戲、電子商務、呼叫服務、網紅經紀、電子競技等特色板塊。同時,按照“構建鏈條、垂直打通、招大引強、産業集聚”的工作思路,重點承接長三角、珠三角智慧製造産業轉移,發展智慧終端、半導體(感測器)、人工智能、高端裝備製造等業務板塊,集聚了新亞、高科、賽華、英特麗、精創、中錦、霖源、矽睿、迅康等一批優質製造企業,“雲都模式”在行業內已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和品牌效應。

  創新驅動作用明顯,賦能實體經濟成長。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和優良的數字經濟基因,基地形成了促進信息技術和數據資源充分利用的全新業態。數字産業化不斷加快,隨著量子通信、超算、半導體等公共研發平臺建設,以5G産業為代表的數字新業態正在宿州加速佈局。産業數字化有效運用,借鑒阿裏網聯化、智慧化、數字化模式,宿州正在以犀牛智造、海創匯等平臺為牽引,改造提升以紡織服裝為代表的傳統産業。不斷挖掘數據新價值。聚焦數字技術加強與信通院、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聯合攻關,提升數字經濟創新能力,重點推動了車聯網、智慧醫療、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第三方數據服務等行業演算法創新。

  心中有“數”

  錨定方向揚帆遠航

  面對數字經濟時代日益激烈的角逐,宿州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充分發揮杭州市和宿州市高新區的各自優勢和資源,努力構建産業、技術、人才、資本、市場等相結合的結對合作模式,緊扣“數字的産業化、産業的數字化”發展思路,加快完善以數據存儲、算力支撐、演算法加持、數字應用為主體的數字産業體系,努力打造綜合成本的洼地、綜合性能的高地。

  注重數據存儲。吸引長三角區域大型企業的主數據中心或異地備份中心項目、大型混合雲項目。推進電信、金融、商貿等行業領域數據資源的採集、整合、共享。重點圍繞數據安全、智慧製造、網絡協同、個性定制、服務轉型等領域拓展數據存儲業務,努力實現長三角區域的“東數西儲”。

  提升算力支撐。積極搭建高性能計算伺服器,通過宿州與上海之間的高速互聯實現網絡同城化,積極引進“字節跳動”“快手”等有算力需求的大型互聯網頭部企業,提高宿州在整個華東區域的數字基礎設施競爭力,努力實現長三角區域的“東數西算”。

  加強演算法加持。結合宿州市高新區現有産業基礎,重點推動車聯網、智慧醫療、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第三方數據服務等行業演算法創新。重點強化與大院大所的合作,在新材料、生物醫藥、半導體等領域形成一批演算法解決方案和公共服務平臺。

  強化數字應用。宿州新建杭宿合作現代産業園(數字經濟)示範園,依託宿州市高新區現有的雲計算産業資源,以工業機器人、3D列印、模具、數字機床為主導,利用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技術,實現杭州市-宿州市的産業系統生態化、基礎設施網絡化等技術轉移。加快直播電商發展,圍繞阿裏犀牛製造服裝、瑞美化粧品等産業構建垂直供應體系。注重遊戲研發、數字動漫、文博旅遊、創意設計、數字娛樂等業態發展,培育壯大數字文創産業。推進數字技術在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的改造升級利用,以數字賦能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助力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拂曉報 記者 陳成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