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銅陵市白姜産業發展正興
2023-05-26 17:11:17來源:銅陵日報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傳統栽培技藝回歸 白姜産業發展正興

  “得知銅陵白姜種植系統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通過初審,我們姜農都很振奮,希望能將傳統的白姜種植技藝傳承下去,讓全世界更多的人知道銅陵白姜。”5月23日,記者走進銅陵市義安區天門鎮興發家庭農場的姜地,姜農朱賢發正帶著幾位工人忙著用竹竿和芭茅搭建姜棚,姜地裏新長出的姜苗翠綠挺拔。

  朱賢發告訴記者,用芭茅搭建姜棚便是銅陵白姜栽培技術中的“搭棚遮蔭生長”,這也是銅陵白姜三項獨特的栽培技藝之一,不僅能提高白姜的産量,還能提升白姜的品質,更是對古老技藝的傳承。今年,他種植的銅陵白姜中有50畝運用了傳統的“搭棚遮蔭生長”技術。

  “白姜喜蔭,怕陽光直射,用芭茅搭棚遮蔭,既便於通風、避免烈日直射,還能順應生薑不同生長期光合作用的適度需求,同時也可減少土壤中的水分蒸發,形成適宜生薑生長的小氣候。”銅陵市農業農村局白姜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姚繼貴介紹,隨著生薑不斷生長,對光照的需要越來越多,芭茅不斷腐爛掉落,姜棚的透光性也越來越好,正好滿足白姜“苗期三分太陽七分陰,後期七分太陽三分陰”的光照需求。

  姚繼貴告訴記者,銅陵白姜有著獨特的栽培技術,包含“姜閣保種催芽、高畦高壟栽培、搭棚遮蔭生長”等三項栽培技藝的種植系統是全球唯一,獲農業農村部“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2019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預備名單。今年,銅陵白姜種植系統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通過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的初審,成為全國3個候選遺産地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的候選遺産地。

  “在銅陵白姜長期的栽培過程中,姜閣保種催芽、高畦高壟栽培兩項技藝一直傳承至今,唯獨搭棚遮蔭生長技術在運用中發生了一些變化。”姚繼貴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以後,銅陵白姜産業迎來新的發展,規模迅速擴大,不少姜農為了減少搭建姜棚時投入的人工和時間,降低生産成本,逐漸用遮陽網取代芭茅覆蓋姜棚。近年來,為了大力傳承白姜文化、有效保護區域品牌、壯大特色産業,在政府部門的積極引導下,傳統的栽培技藝逐漸回歸姜農視野。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為加強銅陵白姜的技術保障和傳承傳統技藝,銅陵市先後研究制定了《地理標誌産品銅陵白姜》省級地方標準、《銅陵白姜栽培技術規程》市級標準,對銅陵白姜種植全過程規範管理,並選取優良姜田,採取專門的保護措施和維護管理,展示傳統白姜種植技藝。目前,全市白姜種植面積達6100余畝。(銅陵日報 記者 方盼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