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長三角協同創新“加速跑”
2023-06-02 09:18:08來源:安徽日報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聚焦“一體化”和“高品質”兩個關鍵詞,我省與滬蘇浙聯合開展科技攻關、共建創新平臺、共享科技資源——長三角協同創新“加速跑”

  日前,安徽、江蘇、浙江和上海三省一市共同發佈了《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2022》。指數報告顯示,2021年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較2011年增長了近1.5倍,年均增速達到9.47%,科技創新一體化能力顯著提升。

  2022年,安徽從滬蘇浙吸納技術合同4175項、成交額約69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5%和134%,並分別佔省外吸納技術的50%、46%,全省區域創新能力升至全國第7位。

  一體化攻關核心技術

  膨脹土富含伊利石、蒙脫石等親水性黏土礦物,具有吸水膨脹、失水收縮的脹縮特性,致使膨脹土邊坡易開裂,雨水入滲,滑坡災害頻發,屢治不止,被稱為“工程中的癌症”。為攻克這一難題,合肥工業大學與同濟大學、南京大學、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等密切協作,開發了集坡面韌性生態防護結構坡面控水、排水型格構淺層穩定與微型錨樁深層加固為一體的膨脹土邊坡“表—淺—深”一體化生態防護新型技術體系,可根據膨脹土邊坡特點靈活組合,適應性強。項目成果在安徽淠史杭灌區膨脹土滑坡災害防治工程、合六葉高速公路膨脹土邊坡治理工程等示範應用,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顯著。

  近年來,安徽省聚焦國家戰略需求,聯合長三角創新資源圍繞積體電路、人工智能領域,堅持企業主體、政府主導實施有組織科研,安排2500萬元,以“揭榜挂帥”方式立項實施基於三維空間大數據的環境AI決策系統研發等一批國家級聯合攻關項目,立項數量位居長三角之首。2020年起設立省級長三角攻關專項,聚焦十大新興産業“進口替代”等,共立項實施三批63個項目,支持資金3632萬元,帶動企業研發投入1.76億元,形成197項新産品、新工藝、新裝置,新增銷售收入10.1億元,新增利稅4800萬元。攻克尺寸單晶矽棒製備高溫超導磁體、無人機視覺目標檢測與識別等一批關鍵技術,差動電渦流位移感測器替代進口,低殘留物助焊劑填補國內高端微電子封裝市場空白等。舉辦5屆長三角創新挑戰賽,發佈1000余項需求、對接成功300余項、轉化100余項成果。

  一體化共建創新平臺

  陶鋁新材料是在鋁合金熔體中原位生成納米陶瓷顆粒而産生的一種新型鋁基複合材料,具有高剛度、高強度、抗疲勞、低膨脹、高阻尼、耐高溫等優越的綜合性能,同時保持了鋁合金易成形、易加工的特性。為集聚創新資源解決産業關鍵共性技術,安徽省支持淮北陶鋁新材料研究院與上海交大共建“陶鋁新材料”省技術創新中心。截至目前,中心已解決多項涉及國家安全、重大利益和産業關鍵問題,將陶鋁新材料廣泛應用於武器裝備、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汽車輕量化、內燃機等領域。

  近年來,安徽省加快構建長三角國家實驗室體系,合肥國家實驗室在上海設立基地,科大訊飛、長鑫存儲分別與浦江、張江國家實驗室開展科研合作。按照“中心+專業研發機構”模式,支持安徽海螺集團、合肥智慧農業谷分別與華東理工、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共建“綠色建材與高端製造”“農業感測器與智慧感知”省技術創新中心,集聚一批長三角研發機構加入。蕪湖、宣城等市先後在上海建設“科創飛地”,合蕪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與上海閔行、江蘇蘇南、浙江寧波等示範區共同發起成立長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聯盟,形成“研發在滬蘇浙、成果轉化在安徽”模式。

  一體化共享科技資源

  界首市吉祥三寶高科紡織有限公司,曾是一家年産值不足千萬元的傳統小企業,如今卻一躍成為年營收超過兩億元的科技“小巨人”。“我們與東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安徽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引進包括院士、博導、高工在內的50多名高層次人才團隊。”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借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院士工作站、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先後落戶企業,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讓企業在功能性新材料領域開闢出一片“藍海”,成為下游服裝製造企業爭相合作的“香餑餑”。

  “共享科技資源已成為加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促進科技創新的重要抓手。”安徽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安徽省吸納滬蘇浙1.5萬名專家進入省科技專家庫、佔省外專家24.7%。招引108個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來皖創新創業,培育1家企業上市過會,79家企業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累計實現産值112.24億元,稅收5.23億元。

  共同建設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集聚滬蘇浙20個重大科研基礎設施、34760台(套)科學儀器、2564家科技服務機構。據統計,僅2022年就有48家上海優質服務機構為安徽省428家企業用戶提供了1.2萬次服務,服務金額2545萬元。馬鞍山市率先開展創新券通用通兌試點,創新券抵扣額度467.2萬元,精準、高效、快速實現滬蘇浙服務資源為安徽所用。

  2022年,安徽省從滬蘇浙吸納技術合同4175項,促進聯合PD-L1抗體的雙特異性抗腫瘤抗體研發、AEC2.0系列航空發動機智慧控制等一批國際領先技術引入安徽。(安徽日報 記者 汪永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