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生態濕地白鷺飛
2023-06-12 09:17:44來源:安徽日報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藍天碧水、白鷺翻飛,皖北竟有這麼美的生態濕地。”6月8日,在淮南毛集實驗區焦崗湖蘆葦蕩內,來此參加研學的阜陽市潁上縣致遠中學陳浩、裴銀龍等師生發出驚嘆。

  2018年10月,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獲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夏日的微風中,清澈的湖水、嬌艷的荷花、搖曳的蘆纓、成群的水禽,勾畫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每年來這裡棲息的鳥兒超過10萬隻,守護濕地就等於守護鳥類的家園。”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護鳥隊員張振寧每天都要沿湖巡邏,同時向遊客和周邊居民宣傳濕地保護的政策法規。如今,越來越多珍稀鳥類在此繁衍生息,有記錄的鳥類就達13目2科68種。

  近年來,毛集實驗區先後投入3.2億元資金,對焦崗湖水資源、水環境進行生態修復。2017年實施“漁民上岸”工程以來,退網還湖3.5萬畝、退田還湖4200畝。湖區生態變美了,白鷺等野生鳥類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將繼續加強濕地保護,為更多鳥類來此安家創造條件。”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負責人李全民告訴記者,該地在焦崗湖濕地的合理利用區開展以生態展示、科普教育為主要形式的宣教活動和研學活動,旨在讓遊客通過生態體驗,增強環保意識,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態成果。

  記者從毛集實驗區環保局了解到,目前實驗區已與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安徽理工大學共建焦崗湖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充分發揮高校科研機構在學科、人才、技術等方面優勢,積極開展焦崗湖生態環境研究與保護工作,推動濕地由一般性保護向精細化管護轉變。(安徽日報 記者 柏松 通訊員 徐瑞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