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剛剛在合肥落下帷幕,又一高規格盛會在合肥召開。6月14日,由中國土壤學會土壤修復專業委員會主辦,合肥市瑤海區人民政府、合肥東部新中心建設管理辦公室、安徽建築大學聯合主辦,合肥東部新中心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合肥東新建邦環境修復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二屆全國土壤修復大會分會在合肥市瑤海區拉開帷幕,會期三天,匯聚了全國土壤修復方面的産、學、研頂尖團隊。
第二屆全國土壤修復大會分會現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國家環境光學監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文清,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二級巡視員李義,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所長沈仁芳,中環協土壤與地下水修復專委會主任委員趙克強,團省委副書記葉徵,合肥市政府二級巡視員徐昌,安徽省地礦局副局長侯其標等出席大會。
在我國工業化進程中,逐步形成以合肥、濟南、南京、杭州等地為代表的重工業核心區。在國家持續加強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以更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新時代背景下,本次會議聚焦工業集聚區環境治理與全生命週期管理的主題,深入研討相關熱點問題,以推動土壤修復産業更好助力工業集聚區改造升級,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此次大會分會放在合肥市瑤海區召開,正是緣于瑤海曾是合肥乃至安徽著名的大型工業集聚區,該區積極推進的土壤修復正在不斷取得成效。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國家環境光學監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文清以“生態環境超光譜監測技術進展”為題作特約報告
參會的專家學者、科研院所、産業代表圍繞“工業集聚區環境治理與全生命週期管理”這一會議主題進行多維度研討。“生態環境監測技術與儀器,是信息時代生態環境科學技術發展的源頭,是生態環境科學研究的‘先行官’,也是國家綠色低碳發展的‘倍增器’。”劉文清院士以“生態環境超光譜監測技術進展”為題作特約報告,介紹基於光譜學原理的環境監測技術在空氣、水、土壤環境治理上的成果運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駱永明研究員則長期關注城區老工業區的轉型發展和有機更新的需求,在報告中從專業視角提出針對工業騰退場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的若干思考與建議,以實現工業集聚區綠色低碳修復和高品質發展。安徽建築大學副校長蔡國軍教授圍繞有機污染土智慧探測新技術進行學術報告,詳述所在團隊借助孔壓靜力觸探及綜合物探技術,實現污染土壤的快速準確評估。
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現場
作為會議的重要成果之一,合肥東部新中心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合肥東新建邦環境修復有限公司,與安徽建築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安徽省地勘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質勘察院、安徽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安徽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技術院分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各方表示,將充分發揮科研院所與高校在教育、科研、人才、實踐應用等方面的優勢,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構建“政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協作關係,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於合肥東部新中心土壤修復。
啟動儀式
活動現場,合肥市青少年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科技創新與科普實踐“揭榜挂帥”活動正式啟動。這一活動旨在推動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大學生運用寬闊的視野、超前的理念和高超的專業水準幫助企業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升級,助力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
會上,瑤海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目前國內極具發展活力的工業轉型區之一,瑤海正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與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兩大機遇,加快推進污染土壤治理,已經治理出庫土地超2000畝,成為安徽省土地集約節約利用綜合改革和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的典型案例,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逐漸凸顯,正在變“污染土地”為“發展寶地”,逐漸實現從“工業銹帶”變身“生活秀帶”,為安徽乃至全國的老工業集聚區轉型發展提供可借鑒、可複製瑤海模式。
據了解,會議期間,來自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安徽省地質調查院、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東理工、浙江大學、東南大學、南開大學等科研院所及行業頭部企業的專家學者,還將圍繞工業集聚區地塊環境調查與風險評估、管控修復技術研發及工程應用、景觀規劃與綠色可持續發展以及治理修復全生命週期管理模式四大主題方向,舉行30多場專題報告,並赴合肥東部新中心工業場地修復治理項目現場交流,深入了解工業集聚區環境治理的合肥實踐。(文/圖 肖琳 許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