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合肥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施行。科普活動由誰來開展?科普活動內容包括哪些?如何讓科普工作凸顯合肥特色?
這些問題在《條例》中均能找到答案。值得關注的是,《條例》是2021年國務院發佈《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2年中辦、國辦出臺《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之後,全國首部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安徽省轄市首部科學普及方面的地方性法規。
將科普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科普活動應該由誰來開展?《條例》明確了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職責。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科普和公民科學文化素質提升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科普工作規劃和相關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科普工作協調製度。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開展相應主題的科普活動。同時,《條例》細化了科技協會職責。根據規定,市、縣(市)區科學技術協會應當依法組織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並以條目形式列舉了科技協會十一項具體職責。
為營造共同參與的社會氛圍,《條例》明確,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應當結合各自工作對象的特點組織開展科普活動;鼓勵和動員科技工作者、教師、在校學生創作科普作品;鼓勵新媒體、自媒體等通過動漫、短視頻等多種形式,開展科普宣傳。
學校應將科普貫穿于教育教學活動中
對於科普內容,《條例》也進行了明確。教育部門應當督促和指導中小學校開展科普教學,建立科普實驗室,建設科普示範學校;學校應當將科普貫穿于教育教學活動中;同時,對科普進社區以及應急科普等內容進行了明確。
根據規定,教育部門應當加強對中小學校科普工作指導,開展科普教育教師培訓,督促和指導中小學校開展科普教學,建立科普實驗室,建設科普示範學校。學校應當將科普貫穿于教育教學活動中,組織開展科技製作、科技發明、科技考察、科技競賽等科普活動,普及相關生理心理健康、生態環境保護、能源和資源節約、安全避險等知識。有條件的應當邀請科學家進校園,開展科普活動。
市、縣(市)區科學技術協會應當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織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縣(市)區長獎評選。科技類校外培訓機構應當合理安排培訓課程內容,開展特色科普教學活動。學前教育機構應當開展幼兒科學啟蒙教育。
科協應經常組織開展各類應急科普活動
《條例》規定,科普活動應當面對全體公民,重點做好青少年、老年人、公務員、農民、産業工人的科普工作。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科學技術協會等應當採取措施,做好下列科普工作:
支持老年協會、老年大學、老年學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養老服務機構等開展科普活動,實施智慧助老行動和老年人健康素養促進項目;
在幹部教育培訓中突出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培育,增加前沿科技知識和全球科技發展趨勢的學習內容;
加強農村科普組織建設,支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業行業首席專家工作室、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科技小院等發展,開展農民科學素質網絡競賽,利用農村科普示範基地、科普宣傳欄等宣傳科學的生産方式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強企業科協組織建設,支持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發展,建立企業科技創新和産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促進機制,開展産業工人科技以及技能培訓,組織勞動技能競賽和創新成果評選。
市、縣(市)區科學技術協會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經常性的防震減災、防範氣象災害、公共衛生、現場急救、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電梯使用安全、用電用氣用水安全、食品藥品安全、人員密集場所疏散逃生等各類應急科普活動。開展科普活動的單位應當加強對科普內容的科學性審查,反對和抵制偽科學。有條件的應當建立科學顧問制度。
結合本地科創資源突顯合肥科普特色
如何讓科普工作凸顯合肥特色?結合合肥市科創資源優勢,《條例》明確,要充分利用國家級創新平臺、重大科技項目的優勢推動科普工作的發展。市、縣(市)區科學技術協會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定期開展科普資源調查,建立本區域科普資源庫。
在加強科普工作保障方面,《條例》規定,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大財政經費對科普的投入,加強科普隊伍建設,建立科普人才庫。市科學技術協會以及有關部門應當建立科普志願者組織管理制度。
為推動科普産業發展,《條例》明確,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措施,支持培育科普産業,促進科普與文化、旅遊、體育等産業融合發展,建立優秀科普産品項目庫,加大對原創優秀科普産品的宣傳和推廣。(新安晚報 記者 葉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