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安徽:全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堅
2023-08-23 09:05:41來源:安徽日報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全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聚焦建設自立自強的科技強省

  安徽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提出,要牢牢把握“下好創新‘先手棋’”的要求,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全面吹響了建設自立自強的科技強省的嘹亮號角。

  近年來,安徽省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在國家創新格局中勇擔第一方陣使命”為標杆,推動創新型省份建設走在全國前列。2022年安徽區域創新能力升至全國第7位,連續11年位列全國第一方陣,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安徽的亮麗名片、金字招牌。

  “創新的天地”,涌現出眾多“創新的成果”。

  4月12日,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創造新的世界紀錄,成功實現穩態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運行403秒。7月12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傳來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等科研人員實現重大突破,成功實現51個超導量子比特簇態製備和驗證,刷新世界紀錄。8月15日,“訊飛星火V2.0”正式發佈,代碼和多模態能力重磅升級,讓人們感受到認知大模型“解放生産力”的強大能量。而在8月12日,新華社研究院發佈《人工智能大模型體驗報告2.0》,訊飛星火位列本次國産主流大模型測評榜首位,在四大評測維度中的“智商指數”和“工具提效指數”獲得第一。

  創新成果的獲得,離不開高能級創新平臺的建設。安徽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吳勁松介紹,目前,安徽省聚焦建強“國家隊”,在深空探測、核聚變、人工智能等優勢領域,爭創更多國家實驗室或基地等國家級創新平臺。建強“省級隊”,構建使命驅動的原始創新平臺、服務産業的産業技術創新平臺、改革引領的體制機制創新平臺。截至目前,安徽省已建成認知智慧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字號”創新平臺223家,省實驗室、省技術創新中心34家,在全國率先組建創新聯合體4家。成功舉辦兩屆中國(安徽)科交會,規模和影響在全國實現“雙提升”。打造安徽“雙創匯”創新創業新品牌,截至7月底,已組織活動35場,促成簽約項目371個、金額56.98億元。

  集聚優質科研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奔著“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針對安徽省重點産業發展關鍵核心技術問題,編制關鍵核心技術清單91項、關鍵“卡點”351個。以定向委託、揭榜挂帥方式組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60項、省投入經費13億元,目前已有13個項目取得明顯成效,成功研製首個國産重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等重大成果,研發設計類工業軟體、人機交互等多個産品打破國外壟斷。編制“基礎研究引領應用研究”清單40個,“應用研究倒逼基礎研究”清單60個,實施重大基礎研究項目,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核聚變等領域原創成果世界領先。

  創新之要,首在人才。當下,安徽省正在推動關鍵改革向縱深發力,以吸引天下英才,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熱情。中國科大“賦權+轉讓+約定收益”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新模式列入“全創改”在全國推廣。“科大矽谷”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連結全球創新網絡,對接中國科大校友超5000人次,直接創辦企業超300家。全國首家科技商學院——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開班招生,“千人特訓營”首期培訓班順利開班。羚羊工業互聯網全面賦能,匯聚專家及個人服務商1.88萬名,服務企業超73萬次。研究制定安徽人才政策“4.0版”,推出30條人才“硬措施”,助力安徽成為全國人才政策最優地區之一。

  “下一步,我們將緊扣建設自立自強的科技強省目標,堅持將高水準創新型省份建設作為高品質發展的旗幟性抓手,在國家創新格局中勇擔第一方陣使命上展現更大作為。”吳勁松表示,具體工作部署上,重點將在深化改革、開展大招引、建強高能級創新平臺、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引育高端創新人才、開展重大科技攻關、抓好大轉化、營造創新良好生態8個方面持續發力,全力建設走在全國第一方陣的高水準創新型省份和自立自強的科技強省。(安徽日報 記者 汪永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