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雲南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雲南自貿區
雲南大理:揚監督利劍 護洱海清波
2023-09-07 09:55:49來源:雲南日報編輯:張科責編:周利宏

  原標題:大理市紀檢監察機關做好“同”字文章——揚監督利劍 護洱海清波

雲南大理:揚監督利劍 護洱海清波_fororder_e371

大理市紀檢監察幹部就洱海保護治理工作情況開展監督檢查。通訊員 李定溢 攝

  初秋的雲南大理洱海,海菜花盡情綻放、隨波盪漾,岸邊柳絲依依、蘆葦搖曳,與忽起忽落的鳥兒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秀美畫卷。

  清風吹新綠,碧水映藍天。迷人之景的背後,是大理市各級各部門牢記囑託,自覺扛起“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的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的生動實踐,彰顯大理市紀檢監察機關強化政治意識、做好“同”字文章,以監督利劍為洱海保護治理護航的擔當和作為。

  同向發力,監督與洱海保護治理如影隨形

  從推進依法治湖、科學治湖、工程治湖、全民治湖和網格化管理,到開啟搶救模式,舉全市之力推進“七大行動”,再到打響環湖截污、生態搬遷、礦山整治等“八大攻堅戰”,近年來,大理市洱海保護治理工作應時合勢、迭代升級。

  大理市紀檢監察機關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跟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步伐和洱海保護治理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堅持以最嚴要求倒逼污染防治、最嚴舉措構築生態屏障、最嚴執紀督促責任落實,做到洱海保護治理工作開展到哪,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為恢復洱海一湖碧水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能定位,大理市紀委監委聯動巡察機構、鄉鎮紀委、紀檢監察室、派駐機構等監督主體力量,將監督重心下沉到一線,深入查找制度執行、履職盡責、政策落實、服務群眾、紀律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確保洱海保護治理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見效。

  今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開展監督檢查146次,通過對發現的問題交辦反饋、督辦整改,持續推動各部門共同在洱海保護治理工作上用勁發力。

  同頻共振,提升監督治理效能促進洱海流域轉型發展

  大理市紀檢監察機關在深化運用推磨式、交叉式、蹲點式監督方式的基礎上,努力優化監督保障模式、提升監督治理效能,推動洱海保護治理及流域轉型發展邁上新臺階。

  大理市紀委監委進一步整合力量、貫通工作,用好用活工作專班駐點監督和“室組”“室組地”聯動模式;強化與派駐機構之間,審計、財政等外部監督主體之間的聯動,避免“蹺蹺板”效應和責任界限模糊化;抓住關鍵點、把握重點面,緊盯審批備案、監管執法、項目推進等開展監督檢查,推動解決制度不落實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截至目前,全市紀檢監察機關聯合各方力量,對洱海流域範圍的非煤礦山關停外遷及修復工程進行全過程跟蹤監督;對禁養區關停搬遷的規模養殖場開展“回頭看”,防止反彈;對洱海流域建設項目審查情況開展監督檢查,確保項目優質、資金安全、幹部清廉;對職能部門註冊商標和申報認證綠色有機農産品工作進行督促,有力推動“三品一標”認證農産品工作,綠色生態有機農産品認證面積、認證産量逐年提升。

  大理市紀委監委探索建立紀檢監察機關與財政部門、審計部門、巡察機構的協作聯動機制,按照完成一批、驗收一批、銷號一批的原則,督促整改責任落實不力、項目推進緩慢、工作成效不明顯等問題表像背後的紀律作風問題。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生態環境部發佈數據通報,洱海水質實現2020年至2022年連續三年評價為優,2021年洱海水環境綜合整治入選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見成效典型案例。

  同心共治,把嚴管約束與厚愛激勵結合起來

  在推進洱海保護治理工作過程中,大理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努力讓生態建設工程成為德政工程、清廉工程、民心工程。

  秉持“治湖先治吏”的理念,大理市紀檢監察機關加強監督執紀問責,落實一線執紀、聯動協調、線索處置、報告彙報、問責追責、通報曝光工作機制。今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盯緊洱海保護治理工作落實不到位的責任人,對5名幹部進行約談、對5名幹部進行問責,實現約談“敲警鐘”、問責“嚴警戒”,有效推動洱海保護治理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持續做實容錯糾錯、懲治誣告陷害、澄清正名、教育回訪等工作,打消黨員幹部在工作中怕出錯、不敢試、不敢為的顧慮,有效激發幹事創業的積極性,進一步樹立起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和注重實績、崇尚實幹的鮮明導向。

  2018年以來,圍繞洱海保護治理工作重點,大理市給予容錯2批次,9名幹部被給予容錯;通過召開澄清正名反饋會,為受到不實舉報的幹部澄清正名;在洱海保護一線識別幹部,動態儲備優秀幹部48名;將有洱海保護、基層一線工作經歷,勇擔急難險重任務作為職務職級晉陞的重要得分項,讓有為者有位、幹事者有盼。(記者 楊富東 通訊員 何樂琴)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