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合肥最好的名片越來越美
2023-09-19 14:15:44來源:中安在線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村裏喜訊捎北京】合肥最好的名片越來越美!

  9月18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巢湖北岸、合肥市肥東縣長臨河鎮境內的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航拍鏡頭下,這條生態風景線,白鷺振飛,河汊縱橫。錯落分佈的33座“生態滲濾島”,相互串聯,如一條“翡翠項鍊”。遠處稻田閃閃發光,近旁水面泛著漣漪,魚翔淺底,風吹葉動,蟲鳥齊鳴,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畫面與藍天白雲交相輝映。遠處高鐵列車飛馳而過,一路向北,像是在朝北京捎去喜訊:合肥最好的名片越來越美!

合肥最好的名片越來越美_fororder_W020230919383226619228

一列高鐵一路向北,捎去喜訊。趙艾淩 攝

  作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生態保護備受關注。2020年8月19日,正在安徽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合肥市肥東縣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蓄洪區巢湖大堤羅家疃段,察看巢湖水勢水情。他強調,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寶貝,是合肥最美麗動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態濕地保護好,讓巢湖成為合肥最好的名片。

  殷殷囑託、牢記在心,不斷推進。近年來,合肥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恢復巢湖的美麗容顏,加快實現城湖共生。

合肥最好的名片越來越美_fororder_W020230919383226881360

航拍鏡頭下的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趙艾淩 攝

  “濕地一二三期工程均已完成,標誌著環巢湖十大濕地全面建成。”合肥十八聯圩生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童亞鋒介紹説。目前,四期生態濕地蓄洪區工程列入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分為蓄洪區建設工程和生態濕地修復工程兩部分,設計蓄洪庫容1.09億立方米,治理生態濕地面積13.6平方公里,包括新建進(退)洪閘一座,改建、新建排澇泵站7座;建設多田濕地、沼澤濕地、林草濕地。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環巢湖十大濕地全面建成,也讓合肥“最好名片”更閃亮。

  如今,濕地水質凈化功能更加強大。建成後日凈化南淝河水量約為60萬m³,佔南淝河年入巢湖水量的55%,消減氮磷入湖污染30%、出水水質在Ⅲ類以上,有效促進南淝河水質穩定達標。

  如今,濕地蓄洪功能更加完善。設計總蓄洪水量1.09億m³,應急蓄洪時,可降低巢湖洪水位約14cm;當南淝河出現超標準洪水時,可降低合肥主城區洪水位約20cm,能有效緩解主城區防洪壓力,力保城市安瀾。

  如今,濕地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東方白鸛、黃胸鹀、青頭潛鴨、小天等眾多珍稀鳥類選擇十八聯圩生態濕地作為遷徙的“駐足點”與“中轉站”,濕地一至三期範圍內共調查到鳥類117種,新增54種;調查到魚類64種,新增28種。目前濕地內水下有魚、水中有草、水上有鳥,宛如一幅優美的自然生態畫卷。

合肥最好的名片越來越美_fororder_W020230919383227213209

美麗濕地成為生態棲息地。陳振 攝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範踐行者,以生態‘高顏值’推動濕地發展‘高品質’,為讓巢湖成為合肥最好名片,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十八聯圩力量!”童亞鋒表示。

  記者手記:採訪過程中,記者恰巧遇見在十八聯圩生態濕地“上班”的合肥攝影愛好者,知名鳥友夏家振。他正頂著烈日,同鏡頭一齊等待與鵲鷂的邂逅,並記錄下巢湖生態環境的不斷向好。他告訴記者,今年拍到的候鳥種類和數量又多了一些。“吸引候鳥停留棲息,要有適合的棲息地。這幾年巢湖水質不斷改善,為候鳥提供了足夠的生活空間,這些年每年都有珍稀鳥種亮相。”

合肥最好的名片越來越美_fororder_W020230919383227442137

在十八聯圩生態濕地“工作”中的夏家振。趙艾淩 攝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也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生態文明建設歸根到底是人民福祉所在。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更加牢固樹立和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走實走深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好天地!(記者 孟一凡 趙艾淩 王成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