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蚌埠市五河縣東劉集鎮:秋糧開鐮忙 多舉措確保顆粒歸倉
2023-10-07 15:52:1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金秋十月,碩果豐收。近日,蚌埠市五河縣東劉集鎮11.8萬畝玉米陸續成熟進入收穫期,為保障玉米由“豐收在望”轉化為“豐收到手”,東劉集鎮多舉措為秋收護航,確保玉米顆粒歸倉。

  推廣玉米適時晚收 畝均增産上百斤

  東劉集鎮張莊村玉米種植大戶孫鳳龍今年種植了250余畝玉米,長勢好、産量高。玉米收穫前,鎮農技人員上門指導適期晚收技術。

  “適期晚收,是保證玉米豐産豐收的重要環節。玉米收穫過早,幹物資積累較少,收穫過遲,容易引起霉爛。”農技人員張傳召説表示,當地玉米適時晚收7天-10天,可以有效增加産量,改善營養品質和商品品質,同時不影響小麥正常播種。據悉,按照往年收成經驗,玉米適時晚收畝産可增收50斤-100斤。

  推廣大型收割機  省時省力省心

  在東劉集鎮夏集村,連片種植的200余畝玉米地裏,伴隨著機械轟鳴聲,數臺大型收割機齊作業,一排排玉米植株連稈帶穗被捲入“腹”中,摘棒、剝殼、脫粒一氣呵成。

  “以前收玉米都是靠人工,200余畝玉米地得二三十人收半個月,現在機械化收割,兩天就全部收完了。”種植大戶韓茂伍介紹,機械收割不僅效率高,費用也低,收割機在收割時便同時將秸稈粉碎在田裏,非常有利於下一茬作物的播種作業。

  該鎮農技人員介紹,收割時留茬高度不宜超過10釐米,低留茬收穫對消滅玉米螟有很大作用。

  提供玉米“收”後服務 降低玉米品質損失

  考慮到持續陰雨天氣對玉米品質將造成不利影響,該鎮多地開放現有曬場、學校操場、文化廣場、村委會大院等各類空曠場地,供農民晾曬玉米;組織鎮區五河縣利傑農機專業合作社、五河縣永好農機具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五河縣宏泰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五河縣超越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24小時輪換不間斷為農戶提供集中烘乾服務,確保玉米品質;同時,引導農民特別是種糧大戶在自家朝陽通風處,搭建臨時鐵絲“玉米囤”儲存玉米棒。(文 任效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