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主題為“天工大匠·技傳千年”的徽州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展在徽州區潛口民宅如約而至。在清園內最大一棟民宅的畊禮堂內,以“家山潛口”為主題的展廳,向來往遊客展示潛口民宅的“前世今生”。
在收租房內,以“徽州幫”為主題的展廳,展示了徽州傳統建築營造的材料、工藝和傳承。在明園的樂善堂內,以“梁架精髓”主題,利用精準投影,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徽州建築的梁架特點……潛口民宅利用10幢單體古建築以圖文展示、模型結構、多媒體三維呈現、互動參與、場景還原等手段,讓冰冷的徽派古建有了溫度,為遊客帶來“看得懂、能觸摸、記得住、有感悟”的觀展體驗。
傳統與潮流碰撞,歷史與時尚融合。今年夏日,“時尚弄潮、夏約黃山”暨2024春夏流行趨勢發佈會在潛口民宅舉行,數十位國際模特穿戴16個系列百餘套服裝服飾輪番走秀,在徽派古民居中盡情展現傳統與時尚的浪漫風情,百年古建築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探索古建的活化利用,這次布展,我們從徽州建築概述、徽州建築施工工藝、徽州傳統建築構件解讀、傳統建築典籍與民間文獻、徽州傳統建築大事件、徽州經典建築解析等角度,全面展現徽派建築之美,詮釋徽派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內涵。”潛口民宅負責人介紹説,除了單體古建築內設展陳,在潛口民宅園區的公共區域,還設置了非遺展示、場景打造、沉浸體驗等環節,旨在利用“非遺+視覺、非遺+味覺、非遺+感覺”多維度集中展現徽州特色非遺項目。
創意為媒,百花齊放。徽州區不斷豐富文化産品供給、創新內容表達和展覽展示,深度闡釋徽派古建的文化內涵,用今人可體驗、可參與、可釋讀的方式“翻譯”文化遺産,讓徽派古建産業延伸出非遺傳承、研學修學、民宿營地、攝影寫生等新興業態。
在徽州雕刻博物館內,前來領略徽州雕刻技藝的研學團隊絡繹不絕。欣賞非遺大師的精美作品,親手製作竹雕文創,在沉浸式遊玩體驗中品味古徽州傳統文化的魅力逐漸成為遊玩徽州一種新潮。
徽州雕刻博物館加工坊內,十幾名工匠師傅加班加點趕制訂單,一塊塊不起眼的木頭經過工匠們的巧手變成了件件典雅精美的傢具。徽州雕刻博物館館長洪建華介紹,除了博物館,他們還建設了徽州雕刻傳習基地和加工坊,以“前館後坊”的傳承模式,從事展覽展示、學術交流,古建築木結構、古建築模型、傢具、漆器、竹木雕藝術品等生産銷售,形成了以徽州雕刻為核心的全産業鏈多功能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年均産值達5000萬元。該館先後承接了安徽省獻禮70週年慶典安徽彩車中《華夏盛世》雕刻門樓的製作和安徽省博物院“餘慶堂古戲臺”模型製作,並在國家大劇院展陳半年之久。
徽派古建作為黃山市九大新興産業之一,也是徽州區重要産業,該區徽派古建企業14家,從事古建工程專業承包資質企業7家。歷年來,徽州區高度重視古建産業發展,多次召開古建産業發展座談會,傾聽古建企業發展難題,收集古建企業訴求和意見建議,持續在延伸産業鏈、古建人才培養、拓寬海內外市場等方面給予支持,助推古建企業加快古建工匠技藝升級,做大做強古建産業。全區古建産業蓬勃發展,徽派建築走向全國,這些古建企業先後參與設計建設了中法合作唐模國際鄉村酒店、永康市小章店章氏宗祠修繕工程、富陽區七處文物保護搶修加固修繕設計項目、滁州老街項目、太白山依雲小鎮“本真書院”項目等。據統計,今年1月至10月,全區累計完成古建産業産值2.9億元,同比增長51.9%。(文 閆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