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安徽:漁文化保護傳承實施意見出臺
2024-01-08 09:35:55來源:安徽日報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漁文化保護傳承實施意見出臺

  安徽水域資源豐富,長期的漁獵活動,造就了大量獨具安徽特色的漁文化。日前,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物局出臺《關於加強漁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健全漁文化保護傳承體系,推動産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

  意見指出,安徽省計劃到2030年完成長江流域漁文化普查後續工作,全省漁文化資源保護工作明顯改善,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搶救性挖掘和保護性利用經驗,建成一批帶動作用明顯的漁文化保護和發展示範區域,實現漁文化相關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載體、展示體系初步建立。同時,推動中國(蕪湖)長江漁文化博物館、黃山蚌殼舞、合肥龍蝦節等漁文化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打響“魚米之鄉”“皖美農品”等品牌,助推漁業現代化建設。

  意見要求,因地制宜開展水生生物物種、漁船、漁具等物質類,以及漁史、漁業生産生活方式、漁俗等非物質類漁文化的蒐集調查,系統掌握全省漁文化種類、規模、分佈和保護狀況等。開展分類整理保存工作,支持有價值的漁村建築、漁業工程和景觀等認定為文物保護單位,全方位展示安徽漁業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聯繫,將具有重要價值、代表性強、分佈集中、特色鮮明、保存完整、存續良好的漁村漁港漁區等重點區域納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安徽段)的保護建設內容,實行整體性保護。

  在漁文化利用方面,要豐富展示載體,強化漁文化傳播功能,拓展體驗方式,推動非遺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同時,加強對承載安徽文化價值和地域特色的各類漁文化相關文物和文化遺産的研究,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和文化産品開發,鼓勵引導企業把漁文化有機嵌入水産品全産業鏈建設,不斷提升文化特色、品牌信譽和市場競爭力。促進對外交流合作,講好安徽漁文化故事。(安徽日報記者 許昊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