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一月蘆,二月蒿,新春到了吃蘆蒿。“三九”時節,天氣寒冷,蚌埠市五河縣雙忠廟鎮岳廟村岳彩兵家的蘆蒿種植園大棚裏卻溫暖如春,蘆蒿幼苗青翠欲滴,散發出醉人的清香。
蘆蒿種植園大棚
近年來,岳彩兵把發展蘆蒿種植作為致富的主要渠道。目前,該戶種植了8個大棚近十畝地。種上“小蘆蒿”生活“節節高”,已成為他幸福生活的真實寫照。
“這幾年蘆蒿市場行情很好,高峰時市場銷售價達到每斤20元,現在大家對蘆蒿的接受度很高,馬上過年的時候蘆蒿就能上市了,根本就不愁賣。”岳彩兵是岳廟村首批種植蘆蒿的農戶,剛開始種植面積不足一畝,但産值比傳統農作物高出很多。談起小蘆蒿給自己帶來的“大收益”,岳彩兵笑著説:“在政府的幫助下,自己不斷擴大種植規模,目前共種植蘆蒿近十畝,一年能收兩茬,平均每畝地可産蘆蒿3000斤,畝均銷售收入超3萬元。”
岳彩兵介紹,他種植的主要是青蒿,以清香、鮮美、脆爽受到消費者歡迎。種植蘆蒿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溫度和濕度,種植戶岳彩兵説:“年前冷天,它一定得保持到16度,熱天也得保持到12度左右,溫度高了它會死,溫度低了就不長。”
據岳廟村黨總支部書記徐小寶介紹,該村種植的蘆蒿一般在10月初上市,到次年5月初下市,可長兩茬。由於蘆蒿的種植不便於機械化作業,因此從栽種到收穫全部採用雇本地村民手工作業的方式進行,不僅盤活了土地資源,更盤活了當地閒置的勞動力資源,讓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
“我們年紀大了,外出打工很難找到工作,如今把家裏的土地流轉出去後,在家門口做一些清理蘆蒿雜葉、捆紮打包等農活,每天能領到70元工資,加上每年的土地收益,很滿意。”村民岳喜堂説。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雙忠廟鎮岳廟村將依託市場需求,做好蘆蒿新技術、新品種的本土化融合,提高市場競爭力,努力打造岳廟村蘆蒿特色品牌,同時探索蘆蒿的深加工,延伸産業鏈,持續完善“造血”功能,讓更多群眾過上增收致富的美“蒿”生活。(文/圖 李濤)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