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安徽加快打造“三地一區”
2024-04-10 09:29:31來源:安徽日報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安徽持續發揮區位、創新等優勢,加快打造“三地一區”——勇闖新路大力助推中部崛起

  安徽,既屬於長三角,也是中部地區省份。連南接北、承東啟西的獨特區位優勢,使安徽成為連接長三角與中部的重要紐帶。

  記者從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獲悉,近年來,安徽聚焦“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産業聚集地、改革開放新高地、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戰略定位,著力強化創新、擴大內需、優化結構,全省經濟持續向好,主要指標增速高於全國、位次前移、領先中部,發展品質進一步提升,在中部崛起之路上持續邁出新步。

  彰顯優勢 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

  創新,是安徽的基因和名片,更是新質生産力的動力源。

  2024年1月,搭載72位自主超導量子晶片的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在合肥高新區上線運行。

  “‘本源悟空’量子計算機可以説是産業鏈‘造’出來的。”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孔偉成介紹,這臺超導量子計算機從硬體到量子晶片,再到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4個方面均自主可控,國産化率已超80%,並在系統穩定性、量子比特數量、運算精度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

  截至3月底,“本源悟空”已經獲得了來自全球超428萬人次的遠程訪問,累計完成近16.7萬個全球量子計算任務。這一系列數據見證了中國量子算力首次大規模、長時間向全球開放。

  目前,全省已經聚集量子産業上下游企業70余家,企業數量居全國前列。“安徽造”量子算力已逐步服務金融、化工、生物醫藥、電力等領域,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産業生態活力足。

  量子産業,是安徽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的一個縮影。安徽聚焦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新興産業集聚地,釋放産業發展的新動能。

  據介紹,安徽省全力服務保障推進國家實驗室、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國之重器”建設,打造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引領高地,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化發展,開展關鍵技術、前沿引領科技攻關。目前,已建在建預研大科學裝置13個,擁有“國字號”創新平臺200多家,取得光纖量子密鑰分發、“九章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等一批原創性成果,突破計算光刻EDA軟體、高溫合金葉片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中國(合肥)聲谷入駐企業近2400戶、年産值突破2000億元,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在産業方面,加快培育發展4個萬億級、4個五千億級、3個三千億級及3個千億級産業,推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壯大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積體電路、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産業,前瞻佈局量子科技、聚變能源、通用人工智能等未來産業。2023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營收突破5萬億元、居中西部第1位。

  向海而興 積極連結國家重大戰略

  2023年8月,江淮運河試航,淮河支流沙潁河到長江的航線“縮短”300多公里。

  抓住這個機遇,週口中心港,這個河南省規模最大的集裝箱港,立馬開通至合肥、蕪湖的新航線。

  在內陸省河南看來,順著這條航線能更好對接長三角,連接長江這條“黃金水道”和“海上絲綢之路”,實現“內陸省通江達海”的目標。

  這些,離不開安徽的“牽線搭橋”。

  江淮運河,這條新中國建成的最大運河,在安徽境內實現淮河、長江兩大流域航運連通成網,構建縱貫皖豫蘇三省、平行于京杭運河的第二條南北向水運大動脈,顯著加強長三角與中原地區聯繫,加快安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進程。

  打開地圖,安徽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是長三角連接中西部的重要通道,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同時,安徽也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三大國家戰略疊加的唯一省份。江淮運河的通航,安徽形成“雙通道達海、兩運河入江、河江海聯運”的水運新格局,進一步放大了安徽的區位優勢和戰略位勢,也為安徽建設內河水運強省帶來契機。

  安徽明確提出,樹立“向海而興,借船出海”發展戰略,充分利用“雙循環”發展良機,深度挖掘水運潛能,提高航道網對外輻射效能,提升內聯外通的水運紐帶作用,加快水運高品質發展,打造內河水運強省。

  協同聯動 彰顯更大“安徽作為”

  安徽,毗鄰河南、湖北、江西等省份,與中部地區合作愈發密切,取得了顯著成果。

  近年來,安徽省落實淮河生態經濟帶第四次省際聯席會議和第五屆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座談會成果,協同推進通道對接、産業聯動、服務共享等省際重點合作事項;安徽省會同河南省編制葉集—固始“一河兩岸”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産業合作區發展規劃,協同打造中部省際毗鄰地區縣域合作新樣板;舉辦2023年長江流域園區合作聯盟第二屆會員大會暨聯盟發展交流會,發起成立長江流域場景應用創新聯盟、生物醫藥産業數字化發展聯盟。

  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安徽如何彰顯更大作為?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不斷提升互聯互通水準,推動滬渝蓉沿江高鐵合肥—武漢段開工建設,加快推進合肥至週口等高速公路,淮河干流三河尖至蚌埠閘段、沱澮河、渦河等航道整治及合肥新橋機場航站區、蕪宣機場擴建等項目建設,協同推進霍邱至固始高速等項目前期工作;深化葉集—固始省際合作,積極謀劃推動沈丘—界首等毗鄰區合作;強化“中四角”合作,充分發揮長江中游城市群綜合科技服務平臺共創雲作用,牽頭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城域網、城際量子通信網絡建設。

  安徽省還將做大做強合肥都市圈,加速市際園區合作,推動合肥都市圈與武漢、長株潭、鄭州都市圈的合作發展,啟動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另外,高起點規劃建設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進一步加強與中部省份文旅産業合作。(安徽日報記者 王弘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