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徽州堨壩——徽州水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
2024-04-12 08:54:4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日前,徽州堨壩入選2024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産中國候選工程名單。堨是黃山市徽州區水文化景觀中最具地域特色的構成要素之一,承載著當地歷史發展的印記,並在傳承保護中煥發新生。

  徽州堨壩,因徽而生。堨,在徽州方言中讀“huì”,為吳楚方言。據《徽州區水利志》記載,在徽州區境內有百年以上歷史的堨壩500座,其中建造時間最早的鮑南堨距今已有1697年曆史。堨作為一種古老的水利設施,是徽州人民長期與大自然作鬥爭的生産實踐産物,折射出徽州區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徽州河流大都在山間蜿蜒,落差較大,人工汲水費時費力,在河的上游築壩,蓄積水源,抬高水位,開挖溝渠,利用自然落差,河水從溝渠中流入田地之中,省時省力。用時關閉水閘,疏浚溝渠;不用時關閉溝渠,除去水閘,于農業生産十分的便利。

  徽州發展,因堨而興。“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這是對徽州地區地理環境的直觀描述。徽州多山少地,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與水利密不可分。徽州先人為保障農業灌溉、河流航運和飲水而興建的各類水利工程星羅棋佈,現可考證的河道灌溉工程有鮑南堨、呂堨等,這些水利工程為徽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徽州文化,因堨璀璨。塘、堨、水口等是徽州區水文化景觀中最具地域特色的構成要素,承載著當地歷史發展的印記。徽州農田灌溉體系具有“塘堨並舉”的分佈特徵,根據不同類型的農田灌溉需求進行儲水或引水操作,或二者結合使用。在徽州乃至徽州區的歷史長河中,將各級水口和塘、堨等水工程本身及其影響串聯起來,猶如一顆顆璀璨明珠,通過河流水系串珠成鏈,形成了著名的新安江流域的徽州文化。

  徽州水利,向新出發。為最大限度保護利用好徽州堨壩這一珍貴水利灌溉工程遺産,徽州區將申遺工作作為區政府的重點工作來抓,聘請有實力的技術支撐團隊成立了以區分管領導為組長、水利、規劃、文物、文旅及各鄉鎮負責人為成員的灌溉工程遺産保護專門組織機構、開展普查和保護規劃編制工作。該區出臺並印發了《徽州堨壩灌溉工程遺産保護規劃》,明確了保護工程類型、數量,劃定保護範圍,明確保護責任主體和要求,結合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落實保護經費,並及時向社會公佈規劃文本。同時加大保護開發投入,在前期投入400萬元修復雷堨古壩的基礎上,今年再投入900萬元,將條垅堨、呂堨修復成歷史原有壩型,並恢復徽州古水運功能。區水利部門以西溪南、唐模、蜀源、靈山、呈坎等遺産核心區為重點,還建立了區級徽州堨壩灌溉工程遺産陳列館、石橋水文化公園和4個村級水文化館,作為灌溉遺産保護水文化展示、水情教育傳播的重要基地,進一步提高水文化保護和傳承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推進徽州區大靈山國家旅遊度假區的創建、鄉村振興、全域旅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文化支撐。(文 李國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