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黃山徽州區:詩畫呈坎背後的隱形“楓警”
2024-04-17 14:26:1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地處黃山南面40公里處的靈山和豐山之間,其間坐落著呈坎景區、靈山村等景區景點,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打卡。

  在群山環繞、遊人如織的呈坎古村落裏,呈坎派出所座落其中,默默守護。該所充分利用徽州地域特色文化賦能基層治理,在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中,推出“無坎警務”特色品牌,以“警察”為筆、以“為民”為墨,繪就一幅宜居、宜業、宜遊的平安“楓”景畫卷。

詩畫呈坎背後的隱形“楓警”_fororder_圖片1

遊客在呈坎鎮遊玩

  一個理念,激活走進群眾心坎的“治理密碼”

  千百年的徽州歷史,積澱孕育出了呈坎獨一無二的“過坎文化”。呈坎派出所依託這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優勢、精神內涵和人文資源,熔鑄了以化心坎、過溝坎、解坷坎、去門坎為核心的“無坎警務”理念,並在景區內設立“無坎警務”工作室,走進群眾心坎的基層治理“密碼”在這裡悄然解鎖。

詩畫呈坎背後的隱形“楓警”_fororder_圖片2

民警正在為群眾調解矛盾

  “我跟隔壁的老謝家多年前因為一塊小地皮的事,兩家一直鬧得很僵,這段時間我經常來你們工作室看這些典故,我也覺得兩家人以前那麼要好,沒必要為了巴掌大的一塊地皮鬧成這樣,還請你們民警幫忙介入調解下!”2024年4月,村民王某來到警務室,請求民警幫忙調解這起積怨多年的鄰裡糾紛。了解到王某的需求後,工作室民警立即聯絡村幹部一同到達現場調解,民警從謙和禮讓的文化淵源入手,説法講理、耐心開導。經過共同努力,這對鄰裡終於打開心結,握手言和。

  “一人巷謙讓石”“拐彎抹角”“首善儒宗”…… “無坎警務”工作室裏,一張張展板寫滿典故,這些口口相傳的故事,也成為了公安工作的制勝法寶,這間“走得進、坐得下、聊得開”的“無坎警務”工作室慢慢成為了服務群眾“最先一米”、了解群眾所思所盼的新窗口,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平安治理工作。

  一支隊伍,擦亮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底色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春景醉人的呈坎,吸引著一波又一波的遊客來赴徽州的“春之約”,隨之而來的是“家人走散了”“物品遺失了”等求助類警情的增加。派出所積極運用網格化管理思路,吸收景區保安員、治安積極分子及平安志願者等社會力量,組建了一支“平安義警”隊伍,“義警”隊員每天在責任片區巡邏,及時為遊客解難紓困。

詩畫呈坎背後的隱形“楓警”_fororder_圖片3

民警正在執勤

  “景區裏有一位老年遊客可能是中暑,暈倒了!”2023年8月,寶綸閣片區“義警”向派出所報告,民警立即奔往現場,並同步聯繫120急救車。到場後發現,“義警”與熱心村民們已經將老人攙扶起來坐在椅子上,還有“義警”拿來扇子為其扇風降溫,隨後,眾人合力將老人抬出景區,送上救護車,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老人家屬感動地説:“如果不是有你們,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呈坎不僅景美,人更美!” 

  “義警”隊員內保外巡、熱情服務,是群眾信賴和支持的“老大哥(大姐)”,也是民警開展治安宣防工作的“好幫手”。2023年,義警隊員共尋找歸還遊客失物300余件,開展緊急救治服務20余次,現場調解糾紛100余件。2024年年初,呈坎派出所集中表彰獎勵了一批先進“義警”,隊員周越拿著榮譽證書高興地説:“今天收到派出所這個表彰獎勵,作為義警,我的工作勁頭更足了!”

詩畫呈坎背後的隱形“楓警”_fororder_圖片4

“優秀警務協理員”“優秀迎客松義警”表彰儀式

  一本手冊,寫滿用心用情服務的生動注腳

  呈坎派出所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民警輔警來到呈坎派出所工作,都要先去領取一本“秘密手冊”。手冊中記錄著有關呈坎景區的歷史典故和旅遊路線等,讓民警輔警們迅速做到景區情況了然于胸。

  2024年4月,一面從上海寄來的錦旗送到了“00後”新警小朱的手中,這也是他入警一年來,第4次收到遊客寄來的錦旗。“第一次收到錦旗我既激動又緊張,剛剛入警還有些懵懂的我,對人民警察的職責有了具象化的認識。所裏的‘秘密手冊’不僅讓我掌握了景區的路線,更為我指明瞭服務人民的方向。”這名“00後”民警自豪地説。

詩畫呈坎背後的隱形“楓警”_fororder_圖片5

民警展示群眾送來的錦旗

  每到旅遊旺季,景區日均客流量破萬,一天裏,“寶綸閣怎麼走?”“這個民宿在哪”“衛生間往哪走?”等瑣碎問題會出現上百次,民輔警景區巡邏中,熟練地為遊客指引道路、解答問題,成為遊客心中一個生動的“路標”。

  在如詩如畫的呈坎,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領略著底蘊深厚的徽文化,無數次與他們擦肩而過的“警察藍”守護者們,如同隱形戰士守護著古鎮、守護著美景,以及每一位沉醉美景的你。(文/圖 吳雨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