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傳統村落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形載體,是農耕文明不可再生的寶貴遺産。為進一步保護傳統村落,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近日起草了《安徽省傳統村落保護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現公開徵求意見。
設立傳統村落保護專項資金
安徽省共有傳統村落807個,其中國家級傳統村落469個,位居全國第七。針對目前安徽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安徽省傳統村落保護條例》的出臺可從立法層面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傳承制度化、系統化、可持續化,為傳統村落保護工作提供法治支撐。
《意見稿》提出,傳統村落保護工作應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堅持保護為先、利用為基、傳承為本,堅持政府引導、村民主體、社會助力,正確處理好傳統村落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實現留住鄉親、引來鄉賢、護住鄉土、記住鄉愁。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制定傳統村落保護髮展措施,設立傳統村落保護專項資金,用於傳統村落規劃編制、保護性修繕、基礎設施建設和居住環境改善等工作,並將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績效考核內容。
實行分級名錄管理制度
《意見稿》提出建立傳統村落認定退出機制。傳統村落保護按照應保盡保的原則,實行分級名錄管理制度,建立國家、省、市三級管理制度,並實施掛牌保護。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移動、塗改或者損毀標誌牌。
在退出機制下,已認定公佈的傳統村落因保護不力導致歷史、文化等價值受到嚴重影響的,省人民政府將其列入瀕危名單,予以公佈,並責成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限期採取補救措施,防止情況繼續惡化,並完善保護制度,加強保護工作;因保護不力或者意外突發事件、自然災害造成傳統村落資源嚴重破壞,導致歷史、文化等價值喪失,不再具備傳統村落條件的,省人民政府將其從已公佈的保護名錄中予以刪除。
一年內編制完成保護髮展規劃
《意見稿》提出,傳統村落經批准公佈之日起一年內,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編制完成傳統村落保護髮展規劃。保護髮展規劃應當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在村莊規劃中列出保護專篇。經批准的傳統村落保護髮展規劃,不得擅自修改。確需修改的,應當按照原審批程式報送審批和備案。
保護髮展規劃應當包括保護原則、保護內容和保護範圍;傳統村落的核心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及其保護要求;各類保護對象的名錄及其保護、傳承要求;傳統格局、歷史風貌保護要求;人居環境改善和綜合防災的措施等內容。
此外,編制傳統村落保護髮展規劃,應當進行歷史研究、現狀調查與評估,徵求專家、公眾以及有關部門的意見。
保護範圍內禁止擅自拆除傳統建築
《意見稿》提出,傳統村落保護應當堅持真實性、完整性、延續性原則,對其傳統格局、歷史風貌、人文環境及其所依存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觀環境實施整體保護、系統保護。還應當尊重村民的生活習慣和生産方式,保障原住村民的合法權益,促進村落原有形態、生活方式的延續傳承。不得以保護利用為由強制將原住居民整體遷出。
傳統村落保護範圍內,禁止開山、採石、取土、開礦、毀林開荒、填湖造地等破壞傳統格局和傳統風貌;破壞、佔用與村落相互依存且密切關聯的園林綠地、河塘水系、路橋涵垣等自然景觀、歷史環境要素;擅自拆除傳統建築;擅自改變傳統建築外觀形象、原有結構、整體風貌等行為。
在傳統村落核心保護範圍內,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但是,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除外。傳統建築修繕、改建應當保護空間佈局、建築外觀、主體結構、典型構件,以及獨特的建築材料,不得改變體現其核心價值的佈局、外觀、結構和構件。對傳統村落保護範圍內已經存在的與傳統村落整體風貌不相協調的建(構)築物,依法採取補償、置換等方式予以改造、拆除。
可設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區
《意見稿》還提出從用地保障、改善人居環境、産業發展、歷史文化資源等方面發展利用傳統村落。
其中,傳統村落保護範圍內,村(居)民的房屋確需保護不能進行改建、擴建的,可以在傳統村落保護髮展建設用地上依法申請宅基地。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傳統村落髮展定位,優先安排傳統村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
傳統村落較為集中的區域,省人民政府可以設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在政策、資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優先支持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的傳統村落。
此外,鼓勵傳統村落合理開發利用生態環境、歷史文化資源,適度有序發展特色農業、田園鄉居、休閒度假、生態康養、研學旅行、創新創意等産業,促進産業融合發展。鼓勵合理開發利用傳統村落內的歷史文化資源,利用傳統建築開設博物館、村史館、傳習所、民俗展示館等場所,開展民俗文化活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鼓勵傳統村落村(居)民以房屋、資金、勞務和農村土地(林地)經營權等方式入股,參與傳統村落的保護和合理利用。(記者 檀美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