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巢湖流域山水工程最新“成績單”公示 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均增強
2024-05-10 17:15:27來源:合肥在線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近日,安徽省自然資源廳發佈相關公示,對巢湖流域山水工程2023年度完成情況及績效進行公開評估。通過評估顯示,該工程的實施有效改善環巢湖人居環境,提升區域防災減災能力,增強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促進了生物多樣性保護。

  6月底前工程基本完成

  記者了解到,巢湖流域山水工程劃分“一湖兩帶八區”共11個生態修復單元,實施修山育林、休漁養湖、節水養田、治河清源、修復 濕地、鄉村整治、空間管控及智慧監管等8類措施,共計47個子項目。

  巢湖流域山水工程研究範圍為整個巢湖流域,規劃實施範圍主要為合肥市巢湖流域,面積約7461平方公里,項目計劃在2024年6月底前基本實施完成。

  截至2023年12月底,巢湖流域山水工程子項目中,26個已基本完工,21個在建。

  人居環境得到改善

  經最新評估,通過實施治河清源,巢湖流域山水工程改善了人居環境。

  巢湖流域山水工程推進20個重點工程,實施治河清源綜合治理措施,包括河道清淤、水生植物恢復、岸堤修復、水系連通等,初步構建近自然河道。截至2023年底,累計完成河道修復長度110.3km、岸堤修復長度52.26km、溝渠生態化改造長度70.5km。項目實施為打造“河暢、水清、堤固、岸綠”的生態環境奠定了基礎。

  實施濕地修復等措施,改善人居環境。通過實施肥東縣十八聯圩濕地修復工程(包括三期工程)以及配套的重建搬遷,消除了洪澇災害,改善了村民生活品質。修復後的十八聯圩濕地草木豐茂,鳥兒翱翔,風景如詩如畫,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科普宣教和休閒遊憩場所。

  因此,2023年通過項目的實施,人居環境改善狀況較好,達成預期指標。

  巢湖水質逐步趨好

  針對環巢湖濕地萎縮,濕地生境單一化,生態功能退化,入湖屏障功能減弱等問題,相關部門在環巢湖區域以及黃陂湖推進實施一批重點工程,包括派河河口藍藻防控與生態修復工程、槐林濕地建設工程、黃陂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等。

  採用多樣化生境營造、生態滲濾島、基於生物多樣性的食物網構建等多項生態核心技術,因地制宜恢復近自然濕地。

  截至2023年底,已累計完成近自然濕地修復面積約417.1公頃,隨著濕地生態系統的不斷發育,濕地的品質、穩定性和功能不斷增強促進巢湖水生態環境的改善。

  數據顯示,2023年巢湖湖區水體總磷儲量明顯低於2022年,底泥、總氮儲量明顯下降,表明巢湖水質逐步趨好,綜合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

  經評估分析,項目區域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增強,全部達成預期指標。

  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增強

  2023年巢湖流域山水工程通過實施濕地修復、修山育林等工程措施,促進了水生植物、濕生植物覆蓋度增加,為野生動植物尤其是水鳥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條件。在巢湖流域山水工程等項目的共同作用下,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得到增強。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2023年在巢湖共採集魚類59種,巢湖魚類種群結構初步優化,巢湖禁漁與增殖放流初步成效得到體現,有助於維護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

  此外,2023年度在環巢湖地區共發現鳥類18目59科287種,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48種,共記錄到鳥類47391隻。

  總體上,近些年巢湖鳥類種類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與2020年相比,2022年和2023年巢湖鳥類增加154種,這與逐漸改善的巢湖濕地環境有關。修復後的濕地,已成為東方白鸛、黃胸鹀、青頭潛鴨、小天鵝等眾多珍稀鳥類遷徙的“駐足點”與“中轉站”。(記者 吳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