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非遺展演鬧元宵
2月10日,正值農曆蛇年正月十三,在合肥市包河區文化藝術中心門前廣場,傳來一陣陣歡快喜慶的鑼鼓聲。踩著鼓點,兩隻紅黃相間的獅子閃轉騰挪、氣勢十足;划旱船的藝人們邁著小碎步現場表演,盡情展示民間藝術的魅力……
當天上午,包河區文化館非遺展演活動拉開帷幕。來自該區多支非遺展演隊伍齊聚廣場,一時間龍騰獅躍、鑼鼓鏗鏘,將一年一度的民俗鬧元宵廣場迎新春系列活動推向高潮。
來自包河區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廬州鑼鼓”率先登場,30多人的鑼鼓隊連續表演了鳳凰三點頭、龍喘氣、吆二三、大花場、十八番等10多個鑼鼓點,讓現場觀眾在震耳欲聾的傳統鑼鼓聲中感受到濃濃的新春氣息。
隨著鼓點越來越密,來自包河區福昇堂龍獅團的龍獅表演、大圩的花挑旱船先後登場。在激越的傳統小十番鼓點聲中,兩隻獅子、一條長龍擺開架勢,一時間彩龍飛舞、彩獅翻飛;花挑、旱船扭起了蘭花步,一步三搖,引得圍觀群眾掌聲不斷。
“從2019年遷入新館以來,我們每年舉辦一屆迎新春非遺展演活動,參演隊伍主要來自全區多個民間藝術團體。”合肥市包河區文化館館長吳亮告訴記者。多年來,包河區挖掘民間文藝團隊品牌優勢,在合肥市民間文藝活動中獨樹一幟。隨著非遺保護意識深入人心,該區每年都要舉辦多種形式的非遺展演活動,讓非遺貼近百姓生活,擴大非遺代表性項目和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社會影響。不僅如此,包河區還請來了其他地區的優秀民間藝術團體,不斷擴大非遺展演活動規模和影響力。
來自河北吳橋雜技團的李娜娜表演的《蹬技》《呼啦圈》令人叫絕;來自蚌埠的朱雲年表演的《古彩戲法》令現場觀眾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年福升表演的《賣貨郎》詼諧風趣,把雜耍與民俗糅合在一起,給人們帶來蛇年新春的喜慶和歡樂。(記者 錢定果 通訊員 竇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