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惠風和暢,當徽州古村的粉墻黛瓦遇上四月輕柔的春風,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4月13日,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唐模景區以“春遊唐模·箏舞徽州”為主題,舉辦首屆風箏季活動。
步入唐模景區,27米紅色長廊上裝飾了700隻手工風箏,色彩斑斕、生動精緻的手工風箏隨風輕舞,它們或靈動飄逸,或憨態可掬,為唐模景區增添了一抹別樣的春日色彩。特色風箏布展區更是讓人目不暇接,既有孩子們喜愛的童趣風箏,也有長達20米、需15人合力拉動的巨型滾地龍風箏。
手工風箏
在唐模景區悠悠雲營地,遊客不僅能欣賞精美的成品風箏,還能親身體驗風箏製作的全過程。營地特別設置了手工體驗區,提供包含彩繪顏料的風箏材料包。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遊客可以學習扎架、裱糊等傳統工藝,並在素絹上自由創作。完成後的風箏作品,遊客們可以在營地草坪上親自放飛。
遊客放飛風箏
“馬裡奧”軟體挂件風箏
除此之外,唐模景區還邀請了專業風箏隊進行特色風箏表演,萬里無雲的晴空下,挂滿了“蝴蝶”“老鷹”“幽靈”“鰩魚”等栩栩如生的風箏。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長達200米的“馬裡奧”軟體挂件風箏,6個不同造型的“馬裡奧”排成一條長隊,為遊客們呈現了一場高空藝術盛宴。前來遊玩的遊客王女士説:“春天放風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今天看到這麼多各式各樣的風箏在天空中飛起來,然後搭配上古村落裏的古建築,覺得特別有韻味,心情也很好!”
據唐模景區負責人徐強介紹,景區將打造“四季唐模”文旅IP:春季風箏節、夏季硯雕雅集、秋季曬秋藝術展、冬季徽劇燈會等特色活動將輪番登場。這些活動將傳統文化融入傳統古村落,既豐富了遊客體驗,也為文旅發展注入新活力。
孩子們製作風箏
在唐模,風箏線串聯起非遺技藝與徽州美學,這正是傳統文化活態傳承的創新實踐。這場以箏為媒的春日盛典,在非遺活化與文旅創新的交響中,為古村振興寫下生動注腳。(文/圖 陳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