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名家進校園 文化薪火傳
2025-05-09 18:25:48來源:安徽日報編輯:趙春曉責編:趙瀅溪

  5月8日,安徽省全省“文化名家進高校”暨“非遺進校園”活動在安徽藝術學院舉辦。本次活動包含非遺體驗、文藝演出、文藝小分隊志願服務等多種內容形式,讓青年學子零距離感受優秀傳統文化。

  “紙箋加工技藝是對宣紙再加工的技藝,與普通宣紙相比,上面多了圖案,也多了顏色,比加工前的宣紙更精美,更實用、耐用。”在非遺展示區,非遺傳承紙箋加工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劉靖在學校非遺展示區向學生們現場演示紙箋加工技藝之一的粉蠟箋,宣紙經過染色、拖粉、加蠟等一系列工藝,用金銀粉再勾描出各種吉祥圖案,一張精美的粉蠟箋紙便製作而成,引得現場同學們拍手叫絕。

  還有歙硯、徽墨、界首彩陶等全省各地非遺現場展示。12位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展示各自代表作品,現場教授製作工藝,吸引了大批同學駐足觀賞。

  “我第一次現場體驗歙硯製作,每位老師的展品都非常精美,我們年輕人接觸了解更多的非遺技藝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很有意思!”在歙硯製作現場,安徽藝術學院學生欒欣怡對記者説。

  與此同時,省文聯組織的文藝家小分隊也分散到校園各處,開展黃梅戲、書畫、音樂、舞蹈等互動教學活動,為青春校園送去文藝“大餐”。大學生文藝愛好者、各類校園文藝社團的成員和名家們面對面、手把手進行交流,既精進了技藝,也開闊了眼界。

  “我們給安藝的同學們帶來一堂與眾不同的音樂課,整個課堂洋溢著歌聲和喝彩聲。我希望帶給大家的音樂知識能讓他們更懂音樂、更熱愛音樂。”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合肥師範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王一凡説。

  當晚7時,一台陣容強大的文藝晚會在歡歌笑語中開啟。黃梅戲《女駙馬》、雜技《羽毛》、徽劇《白蛇傳·遊湖》等節目精彩紛呈,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中國音樂金鐘獎獲得者們紛紛登上舞臺,為學院師生送上藝術“大餐”。

  “此次活動不僅有助於廣大青年認識非遺、了解非遺,更為重要的,是用文藝力量讓非遺在青少年心中紮下根。”本次晚會總導演王珊珊説。

  據悉,全省“文化名家進高校”暨“非遺進校園”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文旅廳、省文聯、團省委聯合主辦。該活動自2018年啟動以來,已經先後走進16所高校,為廣大師生搭建起一個走近文化名家、感受徽風皖韻的平臺,成長為我省藝術化宣講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常態化推廣優秀文化發展碩果的品牌。(記者 羅曉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