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安徽“八百里皖江第一隧”建成通車
2025-07-03 09:42:25來源:新安晚報編輯:趙春曉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八百里皖江第一隧”建成通車 安徽過江隧道建設實現零的突破

  7月2日上午11時,備受矚目的“八百里皖江第一隧”——蕪湖龍灣長江隧道正式建成通車。這一歷史性時刻,標誌著安徽過江隧道建設實現零的突破,蕪湖跨江交通體系迎來全新升級,“天塹”從此化作通途。

  蕪湖龍灣長江隧道位於蕪湖市長江大拐彎處,地理位置優越,戰略意義重大。它北接江北新城龍灣路,與蕪合高速、天(長)天(柱山)高速緊密相連;南接蕪湖城南大工山路,經弋江路可連通寧蕪高速,是蕪湖乃至皖南區域快速路系統的重要骨架線路。項目總投資約55.7億元,全長6公里,採用雙向6車道標準建設,設計時速80公里。通車後,駕車從江北新區到對岸蕪湖市區,通行時間從原來的40分鍾大幅縮短至5分鐘,極大地提升了跨江交通效率。

  作為長江皖江段首條超大直徑過江隧道,蕪湖龍灣長江隧道的建設過程堪稱一部攻堅克難的奮鬥史詩。其建設面臨著“長距岩高水壓大、地層複雜施工難、斷層破碎風險高、可燃氣體灘底藏”四大世界級難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曾評價其為國內乃至世界上最為複雜和困難的工程之一,也是長江地質條件最複雜、施工難度最大的隧道。

  面對巨大的風險挑戰,建設者們無畏艱難,勇毅前行。他們採用“皖江復興號”和“皖江奮鬥號”兩台15.07米超大直徑盾構機自北向南同向掘進,與複雜地質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在1228天的施工中,建設團隊先後組織召開40余次內外部專家會,對設備進行了上百項適應性改造。江底帶壓進倉4000余次,累計更換刀具5100余把,通過採取優化掘進參數、改造刀盤、優化刀具佈置、帶壓進倉等一系列創新措施,首次在江底實現刀盤開口率增加、常壓下滾刀閘門更換以及岩脊處理,總結形成2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成功攻克江底軟硬不均複合黏性地層和斷裂破碎帶等複雜地質難題,為我國複雜地質條件水下盾構隧道建設增加了寶貴的技術儲備,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隧道通車即進入運營,為確保安全,蕪湖龍灣長江隧道打造了智慧綜合管控平臺,配備136個智慧監控設備,實現全程實時監控。同時,建立高效消防系統,具備自動啟動功能,與指揮調度系統無縫對接,能迅速響應火災等突發情況。此外,每60米設置一處安全逃生通道,不僅有常規疏散樓梯,還為行動不便人群設計了疏散滑道,全方位保障隧道安全運營。

  蕪湖龍灣長江隧道的建成通車,是蕪湖城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有效提升了蕪湖市的跨江交通能力,推動了江北新區的加速發展,為蕪湖打造“樞紐之城”注入了新動能,對促進蕪湖省域副中心建設,加快安徽長江兩岸經濟社會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它不僅緩解了現有交通壓力,更承載著重塑經濟地理版圖的重要使命,將有力促進區域間經濟、文化、科技等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推動物資、資本、人才等資源要素的高效流動。

  未來,隨著蕪湖龍灣長江隧道的持續運營,它將成為蕪湖經濟騰飛的“加速器”,為這座城市的高品質發展鋪就更加堅實的道路,也為安徽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