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也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週年,我省各地舉行活動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賡續抗戰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也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週年。戰爭硝煙縱然消散,歷史記憶卻難以忘懷。我省各地幹部群眾以多種形式舉行紀念活動,追思在民族危亡關頭挺身而出、浴血奮戰的革命先烈,重溫那段氣壯山河的崢嶸歲月,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奮進新征程的強大力量。
紀念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7月7日,含山縣黨員幹部自發走進該縣仙蹤鎮黃山遊擊隊舊址參觀學習,聆聽著講解員講述葉碧、朱立群等革命先烈為抗擊日寇拋灑熱血,與敵人展開頑強鬥爭,為民族解放事業做出犧牲的英雄事跡。在實地感悟中,銘記歷史,激發奮鬥力量。
前來參觀的黨員唐婕表示:“今天我們來參觀了這個紅色教育基地,革命先輩們的英雄事跡令我們肅然起敬,正是有他們的拋頭顱、灑熱血,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永遠都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在廬江縣,黨員幹部們走進第二批國家級抗戰遺址——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紀念館,以沉浸式“場景課堂”,讓大家身臨其“景”,聆聽歷史深處的迴響,感悟穿越時空的精神偉力。
“請看這張珍貴的老照片!”講解員淩勰月的手指停留在一幅1939年5月的歷史影像上: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在廬江成立,葉挺、張雲逸等革命先輩曾在此指揮抗日鬥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革命先輩們堅定的抗日救國信念,對民族解放事業的奮力追求,永遠激勵著我們奮力前行。”講解員話語鏗鏘。
歷史,怎敢忘,怎能忘!
“1941年3月14日清晨,新四軍三師九旅二十七團二營六連在大董莊(時屬沱湖西岸)出操時,突遭300余名日偽軍伏擊。連長桑英法率60余名戰士在臊狼窟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戰士們與敵人展開慘烈肉搏,終因寡不敵眾,桑英法連長及全連戰士壯烈犧牲。”
在五河縣申集鎮大董村臊狼窟戰鬥遺址,縣關工委“五老”報告團成員、大董小學退休老校長董立文的講述,讓現場聆聽的同學們熱淚盈眶。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為更好地銘記歷史,自年初起,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組織“勳章”口述歷史採訪團隊,深入全省各地,搶救式挖掘抗戰老兵事跡,用鏡頭記錄老兵珍貴影像,還原戰鬥歷史,並通過報紙、電視、網絡和新媒體平臺,推出人物事跡,讓更多人傾聽老兵的戰鬥故事。
“每一位老兵的戰鬥故事,都是一部活著的抗戰史。”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健在的抗戰老兵300多人,平均年齡近百歲,必須要與時間賽跑,進行搶救性記錄。這不僅是對抗戰歷史的敬畏,更是對抗戰精神的傳承。
在淮北,該市積極開展“七七事變”中犧牲的第一位中共地下黨員沈忠明烈士事跡挖掘和宣傳工作,從資料收集到申報認定,從文物保存到創新緬懷,再到媒體傳播,環環相扣、多措並舉,讓紅色薪火代代相傳。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生逢盛世,青年群體更要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先鋒。
7月7日,休寧縣龍田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開展“傳承七七抗戰精神 凝聚時代奮進力量”主題活動。邀請志願者為青年群體深度講解“七七事變”的歷史背景、關鍵進程及歷史意義,通過史料還原和細節解讀,生動再現了中華兒女在民族危亡時刻奮勇抗爭的悲壯歷程,引導參與者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盧溝橋畔的槍聲,激起中國人民奮勇反抗,吹響了全民族抗戰總動員的號角,我們不能忘記這一天。”集中觀看電影《七七事變》後,活動現場久久不能平靜,“勿忘國恥,學習革命先輩的大無畏精神,用行動踐行愛國報國的理想信念。”
在滁州學院,“紅色基因永傳承,強國復興立新功”首場巡迴宣講活動座無虛席。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為契機,以“紅耀江淮”老兵宣講團為平臺,將抗戰老兵故事、英烈故事等紅色資源融入宣講內容,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
報告會現場,來自滁州學院的學生們紛紛表示,將以英雄為榜樣,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以更加昂揚的姿態爭做強國復興的先鋒力量。(記者 江敏 賈克帥 袁中鋒)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