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中國科大實現全球最快小動物全身“高清CT”技術
2025-07-11 10:43:47來源:安徽日報編輯:趙春曉責編:趙瀅溪

  7月10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畢國強、劉北明聯合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團隊,突破性研發出全球最快的小動物全身亞細胞解析度三維成像技術,首次實現小鼠全身神經網絡精細三維圖譜高清繪製,為解析周圍神經調控網絡及疾病機理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相關成果于當日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細胞》。

  在生物體內,億萬周圍神經纖維編織成精密“生命物聯網”,承載著大腦與全身器官的雙向通訊功能,調控生物體的運動、感覺以及內臟。然而,看清這張網的全貌卻極其困難——神經纖維直徑僅為髮絲幾十分之一,且蜿蜒交織遍佈全身。長期以來,受限于成像速度與解析度,“如何同時‘看得清’單根神經纖維,又能‘看得全’全身神經網絡的整體構架”,是神經科學領域懸而未決的技術難題。

  聯合研究團隊創新性開發了超高速小鼠全身亞細胞解析度三維成像技術,如同為生命體構建一套“超級CT掃描器”。該技術僅用40小時即可完成成年小鼠全身成像,獲取相當於數千部高清電影記憶體大小的原始圖像數據,效率較現有技術提升數倍至數十倍,解析度也大幅提升至可清晰捕捉直徑數微米的單根神經纖維。基於上述技術,研究人員首次揭示了胸段脊神經元跨多節段投射、迷走神經複雜路徑等全新結構特徵。

  “眼見為實,我們可以不依賴間接證據,直接‘看見’全身神經網絡如何精密連接、如何與不同組織器官相互作用。”畢國強表示。這項突破性技術將有望幫助回答生命醫學領域中懸而未決的關鍵問題,為未來精準外周神經調控治療等醫學新技術的開發提供底層結構數據基礎。“例如,通過全面且精準定位如阿爾茨海默症這一類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結構變異,來明確疾病的致病機理;以可視化方式評估藥物對全身組織和器官的靶向效果,加速藥物研發進程。”畢國強説。

  據介紹,團隊將持續公開研究成果圖像數據集,實現資源全球共享,以推動生物醫藥交叉合作。(記者 陳婉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