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人工智能産業 安徽有個“三年之約”
2025-07-15 09:25:34來源:中國改革報編輯:尹紅燕責編:趙瀅溪

人工智能産業 安徽有個“三年之約”_fororder_61c3453f-ee3c-4c38-a6be-d03d5693eba5

安徽省合肥市按照國家培育未來産業的戰略部署,發力通用人工智能,打造“量子科學”“量子産業”雙高地,一體推進創新研究院、中試基地和産業園建設等,合肥在多個未來産業賽道上涌現新成果,呈現強勁發展勢頭。圖為一名工作人員在科大訊飛人工智能體驗館介紹AI學習機的批改作業功能。(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近日,“活力中國調研行”安徽站聚焦人工智能,探訪科大訊飛與智象未來兩家人工智能標杆企業。從AI愛因斯坦解析黑洞奧秘,到文字一鍵生成4K高清視頻,人工智能與千行百業深度融合的新圖景在記者眼前徐徐展開。

  2023年,安徽省發佈《安徽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力爭到2025年,安徽省通用大模型主要性能保持國內領先,1+N+X生態體系初步建成,將安徽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新興産業聚集地。

  “三年之約”,這是安徽的“野心”。通用人工智能對演算法、算力、數據的要求都很高,為什麼安徽有這個底氣?帶著疑問,記者在當地採訪了業內有關負責人。

  新場景新體驗新挑戰

  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産業重點佈局城市、全國首批數據標注試點基地建設雙重戰略疊加的城市,合肥已集聚超千家AI上下游企業。

  在科大訊飛展廳,“會思考”的智慧黑板吸引記者目光。愛因斯坦虛擬人用相對論解析時空彎曲,文言文版李白揮袖咏嘆“黃河之水天上來”。這種跨時空、跨學科的互動教學,正是科大訊飛基於星火大模型打造的沉浸式課堂場景。

  在工業領域,科大訊飛的“工業聽診系統”同樣令人稱奇。這套系統能非接觸“聽”聲,快速定位局部放電、氣體泄漏等設備異響點,應用在工業機械設備狀態、水利行業泵類運行狀態等場景,實現7×24小時實時監測。

  走進智象未來展廳,一場“文字轉視頻”的魔法正在上演。輸入“刀切水晶蘋果”“刀切熔漿”等指令,數秒後,這些現實難以模擬的畫面便躍然屏上:水晶蘋果在刀刃下如堅冰裂開,流動的熔漿也輕易被分開兩邊。

  更令人稱奇的是“沙漠賽博裝甲駱駝”與“龍王發怒”的畫面——前者將未來科技與荒漠生物巧妙融合,裝甲駱駝在沙丘間緩行,神態悠然;後者則通過AI生成的海浪與龍王形象,展現出震撼的海洋風暴動畫,龍王怒吼間,電閃雷鳴海浪翻涌,細節豐富特效逼真。

  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智象未來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梅濤介紹,上述畫面均基於智象未來自主研發的智象大模型生成。該模型超百億級別,擁有行業中最豐富的多模態版權語料庫,具備強大的視覺內容生成與理解能力,同時是首批完成模型和演算法雙備案的多模態大模型。

  在驚嘆于AI的神奇之餘,記者也提出了諸多公眾關切:當技術越來越“聰明”,它是否會抑制人類的想像力?在教育場景中,如何避免青少年的過度依賴?

  科大訊飛教育市場與方案部區域諮詢部總監劉朝輝回應稱,AI的定位是“助教”。他舉例説明,星火大模型在輔導學生寫作文時,不會直接給出一篇習作,而是幫助學生批改文章,潤色表達。這種啟髮式教學,正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於AI是否會抹殺人類的想像力,梅濤表示,智象大模型雖能快速生成高品質視頻,但用戶仍需提供創意方向和核心元素。梅濤強調,AI的作用在於降低創作門檻,讓創作者能專注于創意的構思,而非繁瑣的執行環節。

  面向未來面向生態協同

  什麼是大模型,什麼是多模態?為什麼每談及AI,必談大模型?它為何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焦點,安徽的相關企業這一賽道上有何沉澱?

  科大訊飛、智象未來的展廳直觀展示了AI的多元應用場景,但真正讓記者感覺到不虛此行的,是在交談中聽到了企業家、專家們交談中對人工智能産業的理解研判。

  “大模型不是概念炒作,是AI從工具進化到了跨語言中樞,從單語種翻譯升級到全球對話引擎。”科大訊飛翻譯産品總監孫境廷輕輕展開手中的折疊屏設備,嘈雜的大廳內,不同語種的對話被迅速識別,系統甚至自動生成了包含文化背景註釋的跨語言會議紀要。

  “多模態大模型能夠同時生成和理解文本、音頻、視頻等多種信息類型,使機器具備更接近人類的感知和推理能力。這就相當於為AI裝上了通用認知引擎。”孫境廷解釋。

  資本市場敏銳捕捉到潛在的商機。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全球圍繞大模型産業鏈關鍵環節展開的超億元融資達到168起,融資總額超4000億元。

  智象未來便是典型案例:這家成立僅兩年的企業,憑藉自主研發的智象大模型,在去年底完成數億元Pre-A和A輪融資,領投方為合肥産投主導的國資基金,跟投方包括安徽省人工智能母基金等。

  熱度背後,是資本對技術臨界點的預判。當模型參數突破萬億規模,AI的能力邊界的突破引發我們無限遐想。

  在採訪中,多位專家反復強調"生態共建"的重要性。作為人工智能“國家隊”代表,科大訊飛依託認知智慧全國重點實驗室的技術積累與成建制的研發團隊,率先推出訊飛星火大模型。在2024年,訊飛星火與20多家頭部企業攜手共建行業大模型。

  “大模型不是少數巨頭的遊戲。”智象未來品牌傳播負責人翟玥翀表示,“通過開源社區和行業聯盟,中小企業也能基於預訓練模型開發垂直應用。”業內一邊對多模態模型做前沿研究,一邊探索落地部署。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開放生態的建設將成為推動産業落地的重要因素。

  “開放”對産業格局的重塑至關重要。據了解,安徽人工智能産業先導區匯聚“政産學研金服用”資源,已吸引行業大模型相關企業落戶14家,全省已建成通用人工智能創新園區5個,吸引華為、騰訊等企業共建生態。

  全鏈條佈局人工智能産業

  技術突破的背後,是完整的産業鏈佈局與政策支持。

  合肥市科技局招商處負責人、市人工智能産業鏈專班負責人秦藝丹介紹,2024年,合肥市人工智能産業總營收超千億元。在科研領域,合肥市加快建設安全人工智能省級實驗室,打造了人工智能安全技術“合肥標準”;近三年累計支持國家、省市科技攻關項目103項,正在聚焦AI晶片、大模型蒸餾等關鍵領域“卡脖子”難題,努力催生一批國際領先、全國領跑的創新成果。

  合肥創新資源豐沛,能夠為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精準賦能。平臺方面,擁有人工智能領域省級及以上創新平臺77個、人工智能領域新研機構20家。模型方面,擁有超30個通用大模型以及垂類大模型,覆蓋文本、語音、視覺等單一模態及多模態。算力方面,搭建了異構算力調度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建成智慧算力規模超7200P。數據方面,擁有國家健康大數據中部中心等較為完備的數據基礎設施,在全國率先發佈了首個數據標注産業規劃,完成數據標注1036.2TB,已歸集高品質數據2.9PB,省級語料數據2.64TB。

  合肥的産業特色在於“全鏈條”與“場景驅動”。從底層算力、數據標注,到中層大模型研發,再到上層行業應用,已形成完整産業閉環。

  這些沉澱和積累,是安徽人工智能産業的“家底”,也是安徽競逐通用人工智能新賽道的信心來源。在這片創新沃土上,AI不僅“好玩有趣”,更成為推動産業升級、賦能社會發展的核心引擎。

  近些年,安徽按照“龍頭企業打造、産業鏈上下游配套、産業集群形成”的思路,大力實施了“人工智能+”行動計劃。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陳龍勝介紹,安徽突出場景招商和科技型企業引育,已圍繞工業、教育、醫療等領域開放“人工智能+”場景機會300余項。前不久,安徽省委、省政府印發《安徽省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行動方案》,將夯實“人工智能+”底層能力,打造企業級場景應用模型,加快智慧傳感、工業軟體等關鍵軟硬體技術攻關,持續提升國産超大規模智算平臺能力。

  到2025年,充裕智慧算力建成、高品質數據應開盡開、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全國領先、場景應用走在國內前列、大批通用人工智能企業在皖集聚、一流産業生態形成,推動安徽率先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三年之約”提出的願景,正在逐步變為現實。(中國改革報記者 陳雯 王健生 張海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