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蚌埠市五河縣新集鎮王場村,村道綠樹成蔭,池塘水波粼粼,農家庭院花草芬芳、門前屋後乾淨整潔,家家戶戶都安裝了抽水馬桶,衛生間窗明几淨。
“以前的旱廁又臟又臭,冬天冷、夏天蚊蠅多,現在改成水衝廁所,跟城裏一樣乾淨,用著太舒心了。”回憶起往昔,村民陳大媽眉頭緊鎖。而如今,抽水馬桶已成為王場村家家戶戶的標準配置。
這一改變基於一場“尊重意願+品質管控+長效管護”的創新實踐。自2017年啟動改廁工作以來,王場村多次召開村民議事會,充分徵求群眾意見,從選址到模式都讓村民自主決定,目前全村新農村廁所高標準改造938戶,覆蓋率95.3%,建設公廁11個。為解決村民的後顧之憂,該村還建設了農村廁所長效管護站,完善農村戶廁糞污收集、存儲、利用的長效管護機制的市場化維修服務體系。村民可以通過微信掃碼、打電話等方式通知專業維修人員上門維修,有效解決了“廁所滿了誰來清掏,廁所壞了誰來維修”的問題,對於五保戶、貧困戶等特殊群體,通過適當補貼或減免方式幫助改造廁所,安排專人負責清掏。
2022年,王場村打造五河縣“首廁過關制”示範教學點,累計承接省市縣各類觀摩培訓30余場次;今年7月,王場村代表五河縣入選農村改廁“小改進、微創新”全國七大典型案例之一。與此同時,王場村結合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美麗庭院等工作,投入資金70余萬元,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繪就了一幅既有煙火氣,又有高顏值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王場村“廁所革命”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深度融合,是五河縣生態治理的一個生動縮影。近年來,該縣通過協同治理大氣、水、農村人居環境與工業污染,走出一條生態保護與高品質發展雙贏的新路。
馬拉溝陳巷段曾垃圾堆積、水草叢生。2022年起,五河縣結合懷洪新河灌區馬拉溝治理工程,對溝塘兩側護坡進行修復,塘底進行清淤除草,如今這裡已成為一處護坡整齊、水面清澈的生態景觀。今年以來,五河縣堅持深化水生態治理,通過實施河湖網格化管控,建立“一河一策”臺賬,累計發現並推動解決問題120余個;7個國、省控斷面除沱湖湖區斷面外均達標,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安徽鎮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産15000噸工業鋁型材和建築鋁型材。為解決生産中産生的粉塵和非甲烷總烴廢氣等污染物排放問題,該公司投資50萬元,在塑粉生産區域單獨設置封閉的生産車間,並安裝集氣罩、布袋除塵器等設施,經處理後,粉塵和廢氣均可實現達標排放。
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到大氣和水環境治理,再到工業綠色轉型,五河縣的生態治理實踐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在大氣治理領域,我們實施控塵、控車、控排、控燒、控油‘五控’措施,在建築工地安裝揚塵監測設備,劃定高排放車輛禁行區,推廣餐飲油煙凈化裝置。”五河縣生態環境分局副局長張子意介紹,截至目前今年該縣PM2.5平均濃度降至29.11μg/m³,同比下降7.99%,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提升至82.3%,PM2.5平均濃度絕對值首次躍居皖北18縣榜首。( 文 吳媛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