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2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摘登
2022-01-24 10:07:33來源: 大眾日報編輯: 陳前責編: 趙瀅溪

  1月23日上午,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在山東會堂隆重開幕。周乃翔代表省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分三個部分:2021年工作回顧、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2022年重點工作。

  一、回顧2021年

  高品質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是全面邁入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起步之年和“十四五”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山東視察,作出“三個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為我們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科學指引,注入了強大動力。

  一年來,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堅定不移抓好“八大發展戰略”“九大改革攻堅”“十強現代優勢産業集群”“七個走在前列”“九個強省突破”等既有工作部署,落實“六個一”發展思路、“六個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個著力”重點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高品質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地區生産總值達到8.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3%,好于全國0.2個百分點。糧食總産突破1100億斤。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3.3萬億元、增長15.3%。進出口、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2.4%、21.9%。發展品質實現新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84.5億元、增長11%,稅收佔比75.2%。實有市場主體增長12%。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8.5%。

  (二)創新動力顯著增強。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取得時速600公里磁浮交通系統等一批標誌性成果,3個一類創新藥獲批上市,VLP新冠疫苗中試進展順利。我省自主設計、研發、製造的國內首臺智慧雪蠟車交付國家隊。創新平臺建設提速,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高端智慧化家電創新中心落戶,全國唯一智慧製造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獲批,2項大科學裝置納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佈局。建設6家省實驗室。創新主體不斷壯大,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萬家,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居全國前列。

  (三)動能轉換提速增效。傳統産業加快升級,實施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1.2萬個,建設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15個。裕龍島煉化一體化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萬華百萬噸乙烯項目達産。新動能快速成長,“四新”經濟投資佔比51.2%,105個雁陣形産業集群規模突破5.7萬億元。濟南8英寸高功率半導體順利通線。産業鏈韌性進一步增強。

  (四)需求潛力加快釋放。重大項目支撐有力,12929個省市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6萬億元。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累計投資2680億元,新增政府專項債券3017億元。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魯南高鐵山東段全線貫通。4條高速公路開工建設,4條建成通車。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轉場運營,菏澤牡丹機場正式通航。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主體工程順利完工。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10萬個。市場消費穩步復蘇,率先實現“快遞進村”全覆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6.5%。

  (五)重大戰略紮實推進。黃河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出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390個年度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100億元,劃定沿黃9市陸域生態紅線。鄉村振興成效突出,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全面完成。新建高標準農田665萬畝,糧食播種面積增加110.3萬畝。鄉村振興“三個模式”創新提升。海洋強省建設步伐加快,海洋生産總值預計增長15%左右,首個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落戶威海。國控入海河流全部消除五類及以下水體。

  (六)改革開放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富有成果,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任務評估結果居全國首位,省屬企業收入、利潤等指標列各省區第一。新增減稅降費700億元以上。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落戶濟南。4個省級新區發展規劃出臺實施。對外開放水準加快提升,“齊魯號”中歐班列增長21.2%。出臺落實RCEP先期行動計劃。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四個中心”加快建設,自貿試驗區試點任務實施率達到98.2%。國家電投核能總部落戶煙臺。柬埔寨駐濟總領館開館。

  (七)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大氣方面,PM2.5平均濃度、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分別改善15.2%、10.1%,重污染天數減少5.5天。水方面,率先實現縣際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全覆蓋,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首次全部達到四類以上。土壤方面,完成省、市“三線一單”劃定工作。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發現問題整改紮實推進。

  (八)民生保障落實有力。財政民生支出佔比達到79%。基本公共服務水準持續提高,城鎮新增就業124.2萬人。新改擴建幼兒園527所、中小學277所。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一期投入使用。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長4.5%。率先實現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省內“一卡通行”。九類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大幅提高。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示範區、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加快建設。東京奧運會我省運動員創造歷史最好成績。

  一年來,著重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疫情防控。全力做好境外來人來物、重點人員、進口冷鏈、醫療機構管控。加強核酸檢測。提升疾控中心建設水準。梯次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和加強免疫。科學果斷處置局部突發疫情。

  二是突出落實“六穩”“六保”。堅持精準高效調控經濟運行。梯次推出四批“六穩”“六保”高品質發展政策清單。派出152個省“四進”工作組下沉一線。

  三是突出推進節能降碳。出臺“兩高”項目管理辦法。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海陽市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

  四是突出優化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建設整體水準位列全國第一方陣。推進政務服務“雙全雙百”工程。率先將“一業一證”改革拓展到50個行業。

  五是突出築牢安全底線。狠抓安全生産。成功應對1985年以來最嚴重秋汛。強化能源增儲保供。維護金融安全。深化平安山東建設。

  六是突出加強政府建設。堅定黨對政府工作的全面領導,自覺接受監督。深化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兜牢基層“三保”底線,持續壓減“三公”經費。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二、奮進2022

  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也是我省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的決戰之年。當前,我們所面臨的形勢仍然嚴峻複雜,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更要看到,經過多年接續奮鬥,我省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比較優勢十分突出。要一張藍圖繪到底,事爭一流、唯旗是奪,讓山東發展動力更加澎湃,讓山東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緊緊錨定“走在前列、全面開創”“三個走在前”,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品質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堅定不移抓好既有工作部署,聚焦聚力“六個一”發展思路、“六個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個著力”重點任務,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穩定宏觀經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主要預期目標

  建議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糧食總産、播種面積保持穩定,外貿進出口固穩提質,實際使用外資量穩質升,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指標和環境品質改善目標,安全發展水準持續提升。

  實現以上目標,最根本的是,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正確方向,突出穩字當頭、堅持穩中求進,注重戰略思維、強化系統觀念。

  圍繞“十二個著力”重點任務,紮實做好十個方面工作

  (一)堅定不移力保經濟平穩增長。

  一是持續擴大項目投資。謀劃推出2000個省級重點項目。加快裕龍島煉化一體化、萬華新材料低碳産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開展工業技改提級行動,工業技改投資突破5000億元。創建國家級傳統産業轉型升級試點示範區。繼續支持淄博全國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

  二是全面展開基礎設施“七網”行動。

  綜合立體交通網方面,加快推進京滬高鐵輔助通道天津至濰坊段、雄商、濟濱、濟鄭等項目,建成黃臺聯絡線、濟萊高鐵;加快13條在建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開工東阿至陽谷、牟平至萊州等項目,建成濟南至高青、沾化至臨淄等項目;加快濟南機場二期、煙臺機場二期、臨沂機場擴建、棗莊機場建設,完成濟寧機場遷建,確保交通基礎設施投資2700億元以上。

  現代物流網方面,突出抓好5個國家物流樞紐,2個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以及30個左右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加快臨沂國際陸港智慧物流園建設,支持濟寧發展內河航運,推進中韓整車運輸試運行。

  能源保障網方面,加快建設山東半島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中國海上風電國際母港。推進膠東半島千萬千瓦級核電基地建設。加快魯北風光儲一體化、整縣光伏規模化開發、天然氣環網等重大工程。

  市政公用設施網方面,突出抓好“兩清零一提標”,整縣制推進黑臭水體清零,完成30個縣(市、區)建成區雨污合流管網改造清零。完成城市老化燃氣管道更新450公里。

  現代水網方面,圍繞打造“一軸三環、七縱九橫、兩湖多庫”現代水網,加快推進煙臺老嵐、濟南太平、青島官路、臨沂雙堠等水庫和重點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小清河復航主體工程。

  新型基礎設施網方面,累計建成並開通5G基站16萬個。加快建設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推動國際通信出入口局落戶山東。

  農村基礎設施網方面,新改建農村公路1萬公里,農村家庭基本具備百兆以上接入能力。

  三是積極實施新型城鎮化建設行動。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以提高品質為導向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更加注重提升城鎮發展智慧化、綠色化、均衡化、雙向化水準。開工改造老舊小區67.1萬戶、棚戶區7.6萬套。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四是紮實推動消費擴容提質。實施傳統消費升級行動,創新“惠享山東消費年”“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等系列活動。促進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消費。提升“好品山東”影響力。實施新興消費擴容行動,推動網絡零售倍增。

  (二)堅定不移強化科技創新。

  一是攻克一批創新技術。啟動基礎研究十年行動,省級財政基礎研究投入增長10%以上。開展100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再啟動一批“技術攻關+産業化應用”重大科技示範工程。深化“揭榜挂帥”制改革,試點推進“賽馬制”。

  二是搭建一批創新平臺。全力爭創海洋國家實驗室,加快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吸氣式發動機熱物理試驗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建設10家省實驗室。推進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建設。支持未來網絡研究院、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中科環渤海(煙臺)藥物高等研究院、濱州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等平臺建設,建好東方航天港。全力申建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三是壯大一批創新企業。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再增長10%,帶動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0%。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3萬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3萬家。

  四是引育一批創新人才。全力打造具有山東特色的人才發展雁陣格局。實施新一期泰山學者、泰山産業領軍人才工程。強化青年科技人才引育,落實好高層次人才薪酬激勵政策。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

  (三)堅定不移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一是精準管控“兩高”行業。落實“四個區分”要求,嚴格執行“五個減量替代”。整合退出地煉産能740萬噸、焦化裝置産能115萬噸。

  二是整體提升先進製造業。做強7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培育3-4個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創建國家級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示範區。鞏固數字經濟新優勢,培育30個以上大數據創新發展實驗室。謀劃推進空天信息、深海極地、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等未來産業。“一鏈一策”提升42條關鍵産業鏈。加快打造領航型企業,梯次培育瞪羚、獨角獸、單項冠軍企業,新培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400家以上、單項冠軍150家以上。

  三是做強做大工業互聯網。紮實推進山東半島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範區建設,支持海爾卡奧斯、浪潮雲洲與龍頭企業共建行業子平臺。推動鏈主企業建設産業鏈賦能平臺。深入開展“雲行齊魯”行動。建設國家工業大數據山東分中心體系。

  (四)堅定不移實施黃河國家戰略。

  一是加快構築黃河安瀾屏障。實施黃河防洪減災、引黃涵閘改建等工程,推進漳衛河等重點河道防洪治理。搭建“智慧黃河”數字化平臺。推進小型水庫雨情水情測報系統建設。開展城市易澇積水區安全提升等工程。

  二是嚴格落實“四水四定”。落實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完善提升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加嚴高耗水行業用水定額管理,加強重大項目水資源論證。推行節水獎勵制度,節水型社會達標縣超過75%。

  三是全面建設黃河下游生態廊道。實施黃河三角洲生態調水、補水工程。申報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産,高品質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加強黃河干支流生態保護,實施黃河入海口、東平湖、南四湖、泰沂山區等重點區域保護修復工程,開展灘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

  四是積極打造沿黃高品質發展標杆。充分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推動“一群兩心三圈”協同發展。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高標準規劃、高效能服務、高端産業集聚的一流開放創新載體。支持青島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推動西海岸新區全面提質。深化突破菏澤、魯西崛起,支持沂蒙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構築黃河流域科創大走廊,打造魯豫毗鄰地區高品質發展示範區。

  (五)堅定不移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一是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産品供給。壓實糧食安全責任,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2億畝以上。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新建高標準農田665萬畝。挖掘鹽鹼地開發利用潛力,爭創國家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

  二是加快推動農業全産業鏈發展。做強煙臺蘋果、壽光蔬菜、沿黃肉牛、沿黃小麥等國家級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20個以上、農業産業強鎮100個以上。建設一批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縣。加快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優化提升鄉村人才工程。

  三是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積極開展國家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規範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開展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探索實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紮實做好黃河灘區遷建後續工作。加大20個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支持力度。

  四是紮實開展鄉村建設行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打造500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辦好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實事,嚴把安置區建設品質,年底前全部建成交付。發展農村新型住房。

  (六)堅定不移推進海洋強省建設。

  一是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成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大唐碼頭二期工程、日照港嵐山港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打造青島港國際樞紐海港。

  二是積極構建現代海洋産業體系。大力發展深海油氣裝備和新興海洋裝備,實施海洋生物醫藥高成長性企業培育工程。完善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産業鏈。加快發展臨港涉海服務業。新創建3-5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加快“夢想號”大洋鑽探船等國之重器研發建設。

  三是堅決築牢藍色生態屏障。深化入海排污口分類整治。實施海洋藍色碳匯行動。推進渤海灣、萊州灣、膠州灣等重點海灣治理。高水準建設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

  (七)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一是實施數字賦能增效行動。堅持數字政府建設先行,啟動數字政府強基工程。全方位推進大數據創新應用。建設“無證明之省”,建設全省統一的“居民碼”“企業碼”。

  二是建設一流營商環境。實施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推動改革由專項突破向系統集成升級。深化“雙全雙百”工程,推動高品質“一網通辦”。在重點民生領域探索推行“綜合監管一件事”。實現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快速兌現。持續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大力支持民營企業高品質發展,主動為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尊重和保護企業家創新創業。

  三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開展省級成本績效管理試點。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推進煙臺、臨沂、德州、菏澤4個省級新區破題起勢。

  四是做強開放載體平臺。建設自貿區聯動創新區,籌建黃河流域自貿區聯盟。做實、做好、做美、做響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加快建設濟青煙國際招商産業園。

  五是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實施外貿固穩提質行動。繼續辦好日本、韓國、RCEP區域3個進口博覽會,創辦黃河流域跨境電商博覽會。辦好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中國企業論壇、連線世界500強等品牌活動。

  (八)堅定不移促進生態環境持續好轉。

  一是加快構建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新格局。高品質完成國家“三區三線”劃定試點工作。著力構建省市縣鎮“四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二是紮實開展綠色低碳轉型行動。制定碳達峰實施方案。支持勝利油田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重點實驗室建設。舉辦碳達峰碳中和國際論壇,推動煙臺開展智慧低碳城市試點。支持棗莊集聚發展鋰電産業。推進濟南、青島、淄博三大生態環保産業集群建設,組建省環保産業發展集團,打造10家生態工業園區。

  三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化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抓好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發現問題整改。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加快推進排污權市場化交易。

  (九)堅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全力穩就業保就業。深化“創業齊魯·樂業山東”行動。新設公益性崗位40萬個左右。強化重點企業常態化用工服務。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政策。

  二是促進教育高品質發展。省級財政教育投入增長10%。提升發展學前教育,建好全國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鞏固“雙減”成果,健全課後服務保障機制。以學科為支撐實施特色高中建設。加快康復大學、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新校區)建設。積極支持山東大學等駐魯部屬高校做強做優。加快省部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

  三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基本醫療保險省級統籌。完善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全面建立職工、居民普通門診統籌制度。完善門診慢特病制度。

  四是提高衛生健康水準。加快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爭創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縣級綜合醫院全部達到三級醫院水準。加快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

  五是開展養老托育拓展行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達標率100%。開展省級家庭托育試點,完善“三孩”配套政策。

  六是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九類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再提高10%。加快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倍增行動計劃。出臺促進共同富裕實施方案,組織開展省級試點。

  七是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紮實推進新時代美德山東建設。打造曲阜優秀傳統文化、沂蒙紅色文化、泰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建設齊文化傳承創新示範區。謀劃推進長城、大運河、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擦亮“好客山東”“山東手造”品牌。

  (十)堅定不移守好安全發展底線。

  一是著力做好疫情防控。疫情防控“一穩皆穩、一失皆失”。持續完善常態化防控措施。落實好核酸檢測應檢盡檢、願檢盡檢制度,及時發現處置潛在疫情風險。擴大加強免疫接種範圍。

  二是著力抓實安全生産。抓好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危險化學品風險集中治理,開展海上運輸專項檢查和集中整治,強化安全總監、有獎舉報、專項督導、駐點監督等制度落實。加快省級救災物資中心庫等重點項目建設。

  三是著力保障能源安全。煤炭年産量穩定在9500萬噸左右,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達到1300萬噸以上。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推進新型儲能規模化發展。增強天然氣保供能力。

  四是著力穩金融防風險。深化“金安工程”。壓實企業主體責任,“一企一策”制定風險化解方案。有效治理惡意拖欠賬款和逃廢債行為。健全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機制。

  五是著力創新社會治理。完善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化信訪積案和突出問題化解攻堅。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常態化推動掃黑除惡鬥爭。

  要大力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全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健全退役軍人工作體系和保障制度,深化雙擁共建,譜寫新時代軍政軍民團結新篇章。

  做好今年各項工作,必須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牢記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做到一切為了人民、服務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仰仗人民,一切惠及人民、造福人民。政府每項工作都要做到嚴肅嚴格、求真較真、細緻細究、務實紮實、高效快捷。強化主動服務,持續為基層減負鬆綁。鍥而不捨糾“四風”樹新風。嚴肅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大眾日報記者 李子路 劉一穎 蔣興坤 張浩 蔡明亮 整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