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山東頻道消息(陳前 通訊員趙宇飛):5月31日下午,由國際在線主辦的“推動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座談會暨國際傳播戰略合作協議‘雲簽約’活動”舉行。活動採用“線上會議+線下分會場”的形式進行。來自國際在線,相關省市宣傳、網信部門,簽約共建高校的嘉賓參加了活動。
主題分享環節,青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徐樹成以《接地氣、借外嘴 講好“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新時代青島故事》為題,向與會嘉賓分享了青島在國際傳播上開展的系列工作。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青島在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上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怎樣的成效呢?
借“外嘴”、用鏡頭講好青島故事
2022年5月初,《什麼是青島》城市形象展示片英文版發佈。
這是青島面向全球推出的最新的一則城市形象展示片。
片中,既有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美景,也有借由文物講述的古老的文明絮語,既有激情四射的啤酒、煙火,也有海上第一仙山的流水淙淙,既有蜿蜒的跨海大橋、飛馳的高速鐵路,也有落日余暉下的帆船點點。
這並不是青島第一次發佈這樣的城市形象展示片。
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泰語節目《榕知中國》走進青島,圍繞文化旅遊和海洋經濟,拍攝了3期專題片,並在泰國TNN電視臺播放,推動青島城市展示片首次進入東南亞國家,在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産生良好傳播效果。法國電視二台走進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産業園開展實地報道,拍攝製作了《Cinéma:bienvenue à Chinawood》城市專題片,在法國電視二台黃金時段《Weekend 20H》欄目播出,全面介紹青島影視産業的同時,給法國觀眾以強有力的視覺衝擊。
《與青島在一起》城市展示片 供圖 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此外,青島積極用好在青外資企業家、榮譽市民、友好使者、外籍教師、外國留學生等國際友人資源,“借外嘴”講好中國故事,策劃拍攝了《青島,我的城市》《與青島在一起》等10余部城市展示片。其中,《在青島·尋年味》經美聯社、德新社、法新社等20余家海外主流媒體發佈後,總閱讀量達1860萬人次。
“走讀老城、世界共享”活動現場 供圖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故事來自真實的生活,講述源自最切身的體驗。為了讓國際友人對青島有更好的感知,青島積極克服疫情影響,策劃舉辦了“國際友人@Qingdao”暨“國際青年對話”“走讀老城、世界共享”等系列文化交流和體驗活動,精心設置採訪線路,向國際友人展現中華傳統文化魅力和青島城市特色。
與此同時,青島還對準美國、德國重點友城,拓展日本、韓國等臨近友城,策劃開展了“中外青少年共話冬奧”“青少年對話會”“大學生在線筆友交流”等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進一步增進青少年間相互了解和友誼。
這些,都為青島對外形象的提升發揮了積極作用。
夯實講故事的主陣地
講故事,重要的不僅是故事本身精彩與否,還要看能否為故事找到強有力的傳播平臺。
“iqingdao”英文網站專題報道 供圖 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為此,青島充分借助各類媒體資源,打造了對外傳播全媒體矩陣,著力夯實媒體這個傳播工作的主陣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島積極搭建城市對外傳播平臺,開通運營了“iqingdao”城市英文網站,主動設置中華非遺、山東好品等議題,用外國人聽得懂、易接受、感興趣的方式講好城市故事。上線以來,該網站共發佈英文稿件600余篇,製作專題20余個,海外訪問量超過2000萬人次,成為海內外人士了解青島、讀懂中國的重要窗口。
好故事自然會吸引主流媒體的關注。比如,該網站建黨百年專題報道《打卡青島的十種方式》就被英國衛報網站轉載;新媒體稿件《冬奧會上的青島力量》則被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美國時代週刊等10余家外媒網站轉載。
“Z世代”作為網絡的“土著居民”,更喜歡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的信息傳播方式。根據“Z世代”用戶畫像,圍繞“非遺文化傳承”和“多元城市”兩大主題,在TikTok等海外平臺開設賬號,邀請19位平均年齡為26歲的世界青年,以外國人的口吻講述青島城市故事,從非遺文化、風光美食和城市歷史等角度,探尋青島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同時,在形式上融入國際社交網絡熱門的拍照打卡、探店、美食挑戰、舞蹈等內容,共發佈視頻2757條,累計展示3500萬次,有效播放人次603萬、總互動人次3.5萬。
用好節會助力城市展示
近日,經國務院批准,由商務部和山東省共同主辦的第三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確定將於2022年6月20日至21日在青島舉行。
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現場 供圖 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這意味著,青島即將迎來又一個重大節會活動,也即將迎來又一個做好對外展示工作的契機。
充分有效地發揮節會的作用,正是青島對外形象展示的一大特色。
比如,2021年,青島就通過統籌利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青島國際啤酒節、青島·全球創投風投大會等國際節會平臺,多角度、立體化、全方位展示了青島“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形象。
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召開期間,青島邀請了143家國內外主流媒體300名記者參會,組織的3次全球全網頂格推送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境內外媒體刊發大會報道3萬多篇,語種包含英語、德語、法語、韓語、日語、西班牙語,中央媒體、地方網站、政府網站、商業網站等形成多聲部發聲、多渠道傳播的疊加效應。
受疫情影響,在歐洲多國啤酒節停辦的情況下,青島國際啤酒節仍然如期舉辦並吸引了眾多遊客,也引發了歐美主流媒體的極大關注。美國《紐約時報》、英國《每日郵報》、法國《費加羅報》等相繼對啤酒節進行了報道。其中,美國《紐約時報》刊文稱“在曾經的疫情‘震中’中國,生活看起來開始恢復正常”,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展示了我國“抗疫”的成效。
美好的中國故事一直在發生,關於故事的講述也將永不停息。
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青島在實幹。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