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肥城釋放文旅融合發展強勁動能
2023-08-21 10:45:32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侯艷艷責編: 趙銀平

  走進山東肥城市孫伯鎮五埠嶺夥大門景區,踏著青石看著眼前的古樹、古巷、古院落,遊客們一邊感受意蘊悠長的“古色”,一邊感嘆著“山東第一石頭村”的氣勢宏大、靜謐古樸,抬眸揮手間皆是風景。​

【原創】山東肥城釋放文旅融合發展強勁動能_fororder_圖片 1

肥城市孫伯鎮五埠嶺夥大門景區 供圖 肥城市委宣傳部

  “五埠嶺夥大門景區建有五韻山莊、鄉村記憶館、非遺工坊、美食衚同、精品民宿、影視基地等功能板塊,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五埠嶺夥大門景區總經理楊紅娟説。

  近年來,五埠嶺村堅持傳統與現代、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在當地特有的“青石幹茬縫砌墻技藝”“五埠夥大門居住民俗”兩項非遺代表項目基礎上,通過對村內10余套傳統民居進行保護性修繕及特色化修復,引進桃木雕刻、岱宗傳拓、許氏面塑、吳氏陶塑、王氏泥塑、泰山艾灸等10余項省市級非遺項目,形成集非遺保護、文化旅遊、消費體驗、研學教育為一體的“非遺工坊”項目。

【原創】山東肥城釋放文旅融合發展強勁動能_fororder_圖片 2(1)

肥城市孫伯鎮五埠嶺夥大門景區非遺工坊 供圖 肥城市委宣傳部

  “去年以來,孫伯鎮規劃設計了‘北部精品旅遊線路’,啟動了五埠嶺品質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景區的吸引力、競爭力、承載力。項目全面建成後,景區預計年吸引遊客50萬人以上,旅遊綜合收入突破5000萬元。”孫伯鎮黨委書記郭慶付説。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和旅遊的大融合為肥城拓展發展空間、促進文旅經濟高品質發展夯實了基礎。

  今年以來,肥城市堅持文化引領,推動融合創新,賦能高品質發展,確立了“一五四三”工作思路,即圍繞泰山文化傳承與高品質發展一條主線,突出桃文化、君子文化、商聖文化、汶陽田文化和紅色文化“五大文化”傳承創新,強化公共文化+旅遊、傳統文化+旅遊、文物保護+旅遊、非遺傳承+旅遊“四個融合”,實施産業、産品、品牌“三大提升工程”,讓泰山文化傳承與高品質發展在肥城大地熠熠生輝。

  仲夏時節,走進潮泉鎮泰山桃花源景區,青山環繞,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花海,花田間芳香四溢,天鵝湖中起舞,白鴿展翅傲翔,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打卡,感受近在眼前的詩和遠方。

肥城市潮泉鎮泰山桃花源景區 供圖 肥城市委宣傳部

  潮泉鎮泰山桃花源景區佔地約1.4萬畝,擁有山地、丘陵、平原、水庫等豐富的地形環境,同時植入了果林、花海、山地、田園等主題特色,規劃“一環三核四區”空間佈局,重點建設桃源生活服務片區、濱水文旅休閒片區、齊魯健康産業片區,打造“山水生態農文旅康産業融合示範區”。

  “今年我們投資建設頤樂生活館、四季冰雪運動、花海景區商業街、研學教育基地,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休閒旅遊示範區、山水生態融合發展區、康養度假目的地。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年接待遊客量100萬人次,提供就業崗位3000個。”潮泉鎮黨委書記劉文濤説。

肥城市湖屯鎮呂仙村 供圖 肥城市委宣傳部

  近年來,肥城市聚焦文化引領,深化傳統文化研究與旅遊融合發展,確定了“三橫兩縱”的旅遊發展格局。橫向,深入推進北部歷史文化旅遊帶、中部桃文化體驗帶、南部汶水休閒帶三大鄉村旅遊集群片區開發。北部片區全面挖掘君子文化、商聖文化,以李莊、垛子石、條水澗、關王殿、呂仙等村莊開發串聯北部山區發展;中部片區突出桃文化核心,以文化創意為引領,以田園綜合體為路徑,深度融合桃文化,推動劉臺、魚山、栲山片區一體化發展;南部片區深度融入汶陽田農耕文化,以馬家埠、五埠嶺、三娘廟等村莊為重點,打造大汶河民俗文化和生態旅遊高地。縱向,在潮汶路、孫牛路兩側,重點發展和建設精品鄉村旅遊示範點。如今,以北部歷史文化旅遊帶、中部桃文化體驗帶、南部汶水休閒帶三大鄉村旅遊集群片區為支撐的全域鄉村旅遊發展格局逐步構建。

  “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安臨站鎮人民不怕流血犧牲,踴躍擁軍支前,浴血奮戰,涌現出了許多革命英雄。”在陸房突圍勝利紀念館內青年幹部志願服務隊講解員劉偉正在為參觀的小學生們講述陸房突圍戰中軍民一心共同抗日的故事。

  據了解,安臨站鎮位於肥城市中部,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泰西地區重要的根據地,聞名全國的陸房突圍戰就發生在這裡。“近年來,安臨站鎮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和生態資源,走好“紅綠融合”發展之路,全力加快‘兩帶三區’鄉村振興先行區建設,更好地讓‘紅色資源’賦能鄉村振興。”安臨站鎮黨委書記王開軍説。

  夏日的東陸房村,繁花盛開,綠樹成蔭,紅色墻繪、紅色文化長廊、音樂噴泉、花園廣場一步一景,不斷煥新著人們對於農村面貌的印象。昔日的抗日戰場,現已成為遊客的打卡地,紅色教育的大課堂。“這裡是八路軍115師686團的指揮部,這裡是戰地醫院,都被我們修繕保護起來了。”東陸房村黨支部書記曲鵬説,“村裏還建設了鄉村記憶館,陳列著傳統農耕農具、老式生活用品,以及當年抗戰的武器裝備等,不僅留住了鄉愁,更重要的是讓群眾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一個個文旅品牌景點建成,肥城文旅産業融合發展的成果越來越多,形式越來越豐富,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日益提升。

  “未來,肥城市將繼續積極探索文旅發展新路徑,串珠成鏈、資源整合,推動發展方式從粗放式到精細化、集約型轉變,不斷開創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新局面。”肥城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劉任力説。

肥城市俯瞰圖 供圖 肥城市委宣傳部

  汶水湯湯,潤澤君子之邑;泰山岩岩,護佑佛桃飄香。今年1至5月份,肥城接待遊客83.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8%和31.3%。(文  付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