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達海好‘運’來”|山東聊城:一座會館和運河商業文明
2023-08-31 11:35:48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郭富瑩責編: 趙銀平

【原創】“通江達海好‘運’來”|山東聊城:一座會館和運河商業文明_fororder_08

聊城山陜會館。攝影 侯艷艷

  8月30日上午,由山東省委網信辦、山東省交通運輸廳主辦的“通江達海好‘運’來”網絡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山東省聊城市。

  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縱貫聊城腹地,並連接南北交通命脈,像一條急速運轉的水上高速公路,為這座城市帶來400餘年的繁榮。

  在山陜會館,清朝的飛檐鬥拱,環抱著明朝的樹,陽光灑落在古老華美的額枋上,斑駁著幾百年的風雨滄桑——遙想當年,魯西大地商賈雲集、運河上千帆競發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

  位於東昌府區古運河西畔的山陜會館,始建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是山西、陜西的商人為“祀神明而聯桑梓”而集資興建,這座集神廟、商業辦事處、戲樓于一體的古建築群,是歷史上聊城商業發達、經濟繁榮的縮影和見證。

  會館按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的基本格局排列各組建築,整組建築由山門、過樓、戲樓、南北夾樓、鐘鼓二樓、南北看樓、南北碑亭、三殿及春秋閣等部分組成,大小房屋160余間。

  山陜會館為聊城“八大會館”之首,也是其中唯一保存下來的會館。時至今日,從山陜會館的紋理中還能發現聊城的繁榮背影。

  作為運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聊城被譽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會”,當年的運河鈔關是明清全國八大鈔關之首,每年徵收船料稅銀800萬兩,佔全國稅收的 1/4。

  從某種意義上説,運河文化的內核就在於其開放性、商業性和融匯性。黃河與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互融,為這座千年古城帶來無限機遇。在黃河農耕文明和運河商業文明的影響下,聊城自古就有重農貴商的傳統,並遺惠至今。

  大河奔流,生生不息。

  近年來,聊城被納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等重大戰略,資源要素廣泛匯集。如今,聊城正將“運河文化”作為激活城市發展的新引擎,探索“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的發展新路徑。

  這座沉寂百年的運河城市,正在奮力崛起、加速蝶變。(文 顧玉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