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修復讓黃河口鹽鹼灘變動植物樂園
2023-11-27 09:29:15來源: 新華網編輯: 侯艷艷責編: 趙銀平

  原標題: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濕地修復讓黃河口鹽鹼灘變動植物樂園

  初冬時節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靜謐中蘊藏勃勃生機:陣陣海風吹來,一望無際的蘆葦隨風搖動,野大豆、羅布麻、檉柳、白茅靜靜積攢養分等待下一個春天,在水面覓食的卷羽鵜鶘不時激起陣陣漣漪,一行行鷗鷺在蔚藍的天空翱翔而過……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東營市,總面積15.3萬公頃,是國際候鳥遷飛保護的關鍵區域,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

濕地修復讓黃河口鹽鹼灘變動植物樂園

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候鳥在飛翔。新華社記者徐速繪 攝

  近年來,自然保護區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全面加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目前該保護區內自然植被覆蓋率達55.1%,成為我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

  對黃河三角洲來説,缺水是很大的制約。在黃河入海口的碼頭上船,乘船一個小時左右就能到達河海交匯處。渾黃的河水裹挾著泥沙,和藍色的海水相互衝擊,形成一條涇渭分明的分界線,成為保護區的標誌性景觀。

  黃河含沙量大,素有“一碗水半碗沙”之稱。泥沙沉積在黃河三角洲,使其面積不斷擴大,“滄海桑田”的故事持續上演。“剛才我們上船的碼頭,30多年前還是一片汪洋。”老船長張武遠告訴記者,“當時還有黃河斷流,一颳風就是沙塵暴,地上乾裂的縫有20多釐米深。”

  作為退海之地,黃河三角洲大部分地區成陸時間短,土地鹽鹼、植被少,生態環境脆弱。只有黃河水豐沙足,才能一步步逼退海浪對土地的侵蝕;而當黃河水沙量不足或斷流時,大海則寸寸緊逼,蠶食著新生、脆弱的土地。

  如今,現代科技手段讓水沙調節更符合自然規律,人、沙、水的關係趨於平衡。

  自2002年起每年在黃河汛前實施的調水調沙,通過水庫大量泄水,加大對下游河床的沖刷能力,將大量的泥沙送入大海。黃河三角洲濕地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每年的6月19日到7月10日,20天左右的時間。”保護區管委會副主任劉靜説,“但我們根據多年的觀察發現,濕地季節需水量差異較大,比如説春季是植物萌芽、動物繁殖活動最為旺盛的季節,但因黃河下游春季徑流量較小,無法靠自流引水實現濕地補水。”

濕地修復讓黃河口鹽鹼灘變動植物樂園

這是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白枕鶴。新華社發(楊斌 攝)

  近年來,保護區建成“引、輸、蓄、排”科學生態補水體系,引水能力由不足40立方米/秒提高到131立方米/秒,近兩年生態補水均超過1.75億立方米。充裕的淡水使得鹽鹼水不再向上滲透,土壤鹽鹼度走低,植物生存環境持續改善,原先的光板地、鹽鹼灘,變成了水草豐茂、生物多樣性富集的大濕地。

  在區內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項目區,過去幾年發生的巨變令人讚嘆。保護區管委會科研中心主任周立城介紹,這裡曾經被外來有害物種互花米草所侵佔,侵佔本土生物生存空間,破壞生物多樣性,對海岸線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而如今,記者站在岸邊放眼望去,綠色的互花米草已經不見蹤影,灘塗上生長出紅色的鹽地鹼蓬,成為眾多水鳥的棲息地和覓食區。

  周立城介紹,保護區協同推進互花米草治理、鹽地鹼蓬修復、海草床修復和底棲生物增殖四大工程,互花米草清除率達到99%。截至目前累計退耕還濕、退養還灘7.25萬畝,累計恢復鹽地鹼蓬、海草床5.2萬畝;濕地面積增加188平方公里,增長了12.3%,蘆葦集中分佈面積達40萬畝。

濕地修復讓黃河口鹽鹼灘變動植物樂園

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鹽地鹼蓬給濱海灘塗濕地鋪上“紅地毯”。新華社記者范長國 攝

  生態補水、植被修復,讓保護區成為動植物的樂園。據悉,目前保護區內共擁有種子植物685種,其中野生種子植物193種;野生動物1632種,鳥類種類由1992年建區時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7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6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65種。(新華網記者 袁敏 吳書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