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接力”15年,他們在海底“荒漠”種出一片“綠洲”
2023-12-05 10:04:00來源: 新華網編輯: 侯艷艷責編: 趙銀平

  “植樹種草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方法,人工栽植海草則是治理海底荒漠化的主要手段。”在山東威海榮成市好運角旅遊度假區的鰻草種植試驗海域,中國海洋大學水産學院教授張沛東和學生們正穿著潛水裝備,在水下取樣,“海草成活的關鍵,就在於跑好取種、育苗和栽植的‘陸海接力’。”

  海草經過億萬年演化,是地球上唯一一類可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高等被子植物。大面積連片的海草被稱為海草床,與紅樹林、珊瑚礁並稱為三大典型近海海洋生態系統。然而,在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變化的雙重影響下,全球約三分之一的海草床已完全消失,並且正以每年7%的速度快速退化。

“陸海接力”15年,他們在海底“荒漠”種出一片“綠洲”

圖為“山東榮成鰻草科技小院”師生們親手採摘的鰻草種子。新華社發 李信君攝

  十幾年前,張沛東開始關注海草床修復,他把目光投向了溫帶海域海草的優勢種——鰻草。張沛東在山東煙臺威海一帶調研時,發現榮成天鵝湖曾有大面積的鰻草分佈。這些鰻草是大天鵝等生物的主要食物來源。20世紀70年代,天鵝湖與外海相通的流口被堵上,天鵝湖底的鰻草無法適應環境變化,幾乎完全退化,來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由一萬多只銳減到了幾十隻。

  後來,天鵝湖流口復通,鰻草開始緩慢恢復,但由於自然條件下鰻草種子留存率極低,僅靠自然恢復,可能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才能再次形成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

  2008年,張沛東和同事李文濤與致力於海洋生態修復的馬山集團一拍即合,就此在天鵝湖畔紮下根來。今年,是他們帶領學生們駐紮在榮成研究海草種植的第15年,也是“山東榮成鰻草科技小院”正式掛牌成立的第2年。

  “鰻草什麼時候發芽,什麼時候開花,種子什麼時候成熟?剛開始,我們對這些一無所知。”張沛東説,“採摘晚了,鰻草種子會自然脫落到大海裏。摘早了,種子澱粉含量低,又不發芽。經過長時間的摸索,我們終於摸清了鰻草的生長規律,找到了採摘種子的最佳時機。”

“陸海接力”15年,他們在海底“荒漠”種出一片“綠洲”

圖為“山東榮成鰻草科技小院”的育苗車間。新華社發 李信君攝

  在“山東榮成鰻草科技小院”的育苗車間裏,海水循環的聲音不絕於耳。種子萌發池中,一個個長方形花盆整齊排列,“配方泥”下面都是正在萌發的種子。“這是我們研發的淡水促萌和低鹽育苗的鰻草實生苗人工培育技術。”李文濤介紹,“開始促萌時,我們使用的是淡水,隨著時間的推移,萌發池裏水的鹽度也要逐漸提升,讓鰻草苗慢慢適應海水的鹽度後,再移栽到海底。”有了這些技術,自然環境下半年多才萌發的鰻草種子,最快可以在一週內萌發。

  育苗車間外,工作人員正在製作“平鋪地毯式播種法”所用到的播種袋。他們將“配方土”裝在黃麻袋中抖平、封好,在一側縫上玄武岩格柵後,在另一側均勻打孔,再用注射器取種注入。“這是我們工程優化的一部分。”張沛東介紹,“播種時格柵朝上,就能很好地固定鰻草苗。採用這種播種方法後,種子的留存率幾乎能達到100%。”

“陸海接力”15年,他們在海底“荒漠”種出一片“綠洲”

工作人員正在將玄武岩格柵固定在裝有“配方土”的黃麻袋上。新華社發 李信君攝

  為了提高“種草”效率,師生們開發了框架固苗、麻繩夾苗、基質裹苗等植株移植的鰻草植被構建技術和“三位一體”的鰻草海草床生態修復創新適用技術。他們還研製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植株直插機、種子直播機、播種泥塊製備機、夾苗機、苗繩移植機等海草床輔助修復設施多臺(套),工作效率提升數倍。

  截至目前,“山東榮成鰻草科技小院”的師生們已申請10多項發明專利,發表50多篇SCI論文,牽頭編制一項團體標準、一項行業標準。15年來,這群天鵝湖底的“種草人”,已參與了不下10個海底生態修復項目,在黃渤海累計修復養護海草床2萬餘畝。

  “今年我們培育的2000多萬株鰻草苗,將增殖到天鵝湖和養魚池灣海域。”李文濤説。現在的天鵝湖底,近五成的鰻草床已經恢復;天鵝湖畔,一群群潔白的大天鵝翩舞不止,它們在湖中嬉戲,悠然自得。榮成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巡護員劉志斌告訴記者,隨著海底鰻草的恢復和周邊生態環境的改善,每年前來越冬的大天鵝數量最多時可達到8000多只。

“陸海接力”15年,他們在海底“荒漠”種出一片“綠洲”

榮成天鵝湖畔,大天鵝飛舞。新華社發 李信君攝

  “以前,人們都問這種草能不能吃、好不好吃。現在,大家都問這種草有什麼用,怎樣栽種才能成活。”李文濤説,“現在,我們已經能夠跑好‘陸海接力’,相信我們能在海底種出更多‘綠洲’。”(新華網記者 叢佳鑫 李志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