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強信心 穩經濟 促發展丨建制度優環境,助推民營經濟拔節向上
瞄準民營經濟發展痛點難點,全省各地各部門出新招、亮實招
建制度優環境,助推民營經濟拔節向上
項目“跑起來”,離不開審批“加速度”。通過企業準入信息向審批對應的業務股室實時推送,提前預估辦理事項,並通過指南發放、電話告知等前置服務主動對接、提前輔導,企業就能把易錯點、難點解決在申報前,緩解“反復跑”問題——這是無棣縣今年創新推出的“申前”服務。在近日出爐的2022年度山東省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先進縣(市、區)名單中,包括無棣縣在內的全省12個縣(市、區)上榜。
截至目前,山東已開展三批省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先進縣(市、區)綜合評價,共有34個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先進縣(市、區)入選。據介紹,綜合評價充分考慮各地民營經濟發展基礎和優勢,既強調發展現狀,又兼顧成長潛力,旨在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激發區域經濟活力,在全省打造一批經濟增長快、産業結構優、發展環境好的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示範標杆。而打造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先進縣(市、區),也是山東在全省形成多極引領、多點支撐、協調聯動的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新格局的重要手段之一。瞄準民營企業發展存在的痛點難點,各地出新招、亮實招,努力形成更多示範性成果。來自山東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34405億元,同比增長5.3%,發展質效進一步提升。
“山東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尤其今年以來,民營經濟發展被擺到更加突出位置,書記、省長挂帥擔任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雙組長’,全省各級各部門一體推進‘政策惠企、環境活企、服務助企、創新強企、人才興企’。”省工信廳非公有制經濟(中小企業)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説。今年,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2023年十大專項行動和16條助力中小微企業工作措施形成緊密銜接、功能完備的“1+N”政策體系;214項政策延續執行,新制定推出100項針對性政策,涉及財政支出1311.1億元。
截至10月底,全省實有民營經營主體1440.5萬戶,同比增長4.6%;擁有中小企業442.2萬戶,民營經濟活力動力進一步迸發。但同時,民營經濟發展仍面臨市場需求不足、要素資源制約趨緊等困難。全省各級各部門將有效打通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的“最後一公里”作為施策重點,幫扶民營經濟輕裝上陣。
如今,從“省長信箱”,到“愛山東”政務服務平臺“企業家訴求專區”,再到企業家直通省長公開號碼(96178),企業可多渠道反映訴求。尤其在建立“2115”快速響應和涉企訴求政策專員制度後,企業訴求辦理速度全面提升,1—11月全省各級“接訴即辦”平臺共受理企業訴求50.66萬餘件,服務滿意率99.40%,問題解決率達92.61%。瞄準企業用工難題,山東分行業、分領域組織開展各類專場招聘607場,參加招聘企業2.7萬餘家,幫助招聘人員超過14萬人。為破解外貿出口難題,山東加大外貿企業出口信保、匯率避險擔保試點以及魯貿貸等政策力度,設立專項資金支持企業參加展會。充分發揮省穩外貿穩外資服務平臺作用,幫助外經貿企業紓困解難,目前平臺註冊企業3萬多家,累計解決問題3500余個。
建制度與優環境有機融合,為山東廣大民營企業激活內生動力、做強核心競爭力創造了有利條件,民營經濟發展呈現出一系列積極變化。數據顯示,今年山東新認定創新型中小企業7166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589家、“小巨人”企業299家、瞪羚企業654家、獨角獸企業3家,總量分別達到13530家、16075家、1032家、2232家、27家,民營企業優質主體規模不斷擴大。(大眾日報記者 付玉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