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構建“1+N”精緻城市建設法規體系,讓立法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
精緻城市建設,法治引領保障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更加精緻更有品質,市民生活才能更加美好。一座城市,如何算“精緻”,怎樣能“精緻”?
2023年10月,在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上,由威海探索制定的精緻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數被列入聯合國人居署“上海指數”創新主題指數。近年來,威海積極探索創新,發揮法治的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構建起以一個主體條例為統領,涵蓋多個領域的“1+N”精緻城市建設法規體系,並對法規開展常態化“體檢”,讓立法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
頒布中國首部精緻城市建設條例
寒冬時節,在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上海路,一處溫暖的城市驛站成了戶外工作者的歇腳地。驛站中不僅有桌椅,還配備了直飲水、充電座、微波爐等設施。“有了這個驛站,趕上雨雪天氣,我們能有個地方休息,中午熱個飯也很方便。”環衛工人劉傳新説。如今,像這樣的驛站,經開區已有7處。
關於城市驛站的建設要求,體現在中國首部以精緻城市建設為主題的地方性法規——《威海市精緻城市建設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隨著精緻城市建設逐步推進,我們需要對城市建設管理中存在的不精緻不到位問題進行系統規範,對實踐中形成的經驗以立法形式進行固化。”威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王海威説。
精緻城市建設立法是中國首創,沒有經驗可鑒。為確保立法科學合理、體現民意,威海市建立起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託、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用精緻理念引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各方面,力求每個環節有章可循。
“《條例》的頒布,為我們開展工作提供了法規依據,也方便我們細化各項舉措。”威海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市精緻城市建設辦公室主任李瑞玲説。《條例》出臺後,作為法規實施的配套和補充,威海市政府制定了精緻城市建設規劃綱要、評價指標體系等28部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夯實精緻城市建設制度根基。
構建法規體系保障精緻城市建設
城市建設涉及許多方面,僅靠一部統領性法規難以覆蓋週全。威海市人大常委會圍繞精緻城市建設,因勢利導、突出特色,穩步推進重點領域立法,先後制定了17部實體性法規,構建起“1+N”精緻城市建設法規體系。
威海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全市用水形勢較為嚴峻,城鄉供水安全管理也存在問題。對此,威海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急需先立、逐步完善,制定了節約用水條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城鄉供水安全條例3部地方性法規。
停車難是不少城市的“通病”,威海也有類似情況。對此,威海市人大常委會決定以立法形式,從體制機制、規劃建設、執法管理等方面對停車工作加以規範,提升停車綜合治理水準。“為更好了解群眾所想,我們在起草《威海市停車管理和服務條例》過程中,專門到基層立法聯繫點環翠區竹島街道翠竹社區,與物業企業代表、停車管理員、商戶經營者、機動車駕駛人等面對面交流,徵集意見建議24條。”王海威説,這些意見建議也成為專家論證會重點論證的內容之一。
2023年,威海市人大常委會採取小切口、精細化立法,制定了客運出租汽車管理若干規定,精準提出9條務實管用的法規條款,同時組織對非機動車安全、森林防火等條例進行調研論證,讓精緻城市建設法規體系更加完善。
對法規開展常態化“體檢”
法規出臺,效果如何,關鍵要看能否經得起實踐檢驗。為推動這一工作,威海市人大常委會將立法後評估與執法檢查、專題詢問等深度融合,對出臺的地方性法規開展常態化“體檢”。
《威海市海岸帶保護條例》實施後,威海市人大常委會多次對條例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將在執法檢查中發現收集的問題,連同人大常委會提出的審議意見,形成條目式問題清單,印發給有關部門單位,及時督促出臺了《威海市域海岸帶保護規劃》,對海岸帶“傷疤”“死角”進行整治,自然岸線保有率由當初的不到40%提升到51%。
針對法規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威海市人大常委會深入開展集中視察、專題調研,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為開展好專題詢問奠定堅實基礎。連續三年組織對精緻城市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安全生産進行專題詢問,並對應詢情況開展滿意度測評,有效推動法規貫徹實施。今年又組織對山體保護條例、危險廢物管理辦法等開展專題詢問,持續加大監督力度,著力打通法規實施“最後一公里”。(大眾日報記者 齊靜 通訊員 張博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