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奏響高品質發展“春之曲”
2025-02-11 10:21:15來源: 大眾日報編輯: 宋雯琪責編: 李煒

  新春伊始,日照大地春潮涌動。

  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加快實施總投資20億元的連續鍍鋅生産線項目,加快推進全流程智慧製造項目二期建成投用,投資1.6億元建設20萬噸二氧化碳捕集與綜合利用項目,用於潔凈鋼冶煉,年可降本增效9000萬元,實現世界先進水準的綠色低碳發展;

  奇瑞商用車(山東)科技有限公司將投資1億元啟動産線智慧化提升,兩種新車型二季度下線上市;

  三一重能日照基地積極拓展華東市場份額,組織好目前在手的100多臺主機訂單生産,確保全年實現産值20億元;

  奧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緊抓訂單增量,正全面升級改造7條産線,將成為國內最大的CVD金屬掩膜版生産基地;新上張網産線1條,達産後産能提升一倍;建設國內首條G8.6代産線,超前佈局未來産能……

  2月5日,日照市召開新春第一會——全市項目提升年暨企業高品質發展大會。會上,14家企業代表登臺話思路、定目標,暢談2025年“幹什麼,怎麼幹”。

  “企業有活力,經濟才有動力;項目有活力,城市才能贏得未來。項目、企業都是日照的‘活力因子’,千萬個‘活力因子’共同律動,日照發展就會蓬勃向上、活力無限。”此次大會上,日照市委書記李在武提出,要以“項目提升年”為抓手,通過“謀招推服”全鏈條提升,拉開陣勢、主動進攻,政企同心、幹出氣勢,持續奏響“大上項目、大興産業、大抓發展”的城市最強音。

  抓項目、提産能,跑市場、搶訂單,春節後,日照各大企業、各大項目在“早”字上下功夫,復工復産“春之曲”已全面奏響。

  在東港區的各工業園區,力山特、德信、皓誠、羅克蘭、中瑞等項目陸續復工復産,鉚足幹勁全力跑好高品質發展“第一程”。在日照匯豐電子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工人們正加班加點趕工製作廣州美芝製冷設備集團的訂單。企業生産負責人劉澤雙介紹,目前訂單已排到下個月,新春開工就忙著趕三星、LG等大型企業訂單。

  2月5日,採埃孚汽車安全系統(日照)有限公司全面復工,各條生産線滿負荷運轉。生産車間內,近千名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地加緊生産氣囊和方向盤,工人到崗率達99%以上。

  日照市七星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是日照高新區高端裝備製造産業鏈的重點企業。“春節期間收到8萬件産品的訂單,目前車間滿負荷運轉。”公司副總經理雷發林説,“訂單不等人,謀生産趕訂單是我們的常態,年後我們員工精神飽滿、幹勁十足,全力保障春節訂單按時交付。”

  日照港拉弓滿弦,全力以赴保外貿、保供應、保增長。面對大型船舶集中到港情況,科學編排作業計劃,加快大型船舶靠泊節奏,壓縮錨地停時,1月份,船舶平均在港停時同比壓縮28.5%,在泊效率同比增長12.1%;石臼港區西作業區幹部職工克服寒潮、雨雪天氣影響,連續完成兩列大豆敞頂箱裝車,保障客戶貨物加工需求;嵐山港區南作業區加快推進火車流程化作業升級,加快貨物週轉,火車單日作業量紀錄較原紀錄提升12.5%。

  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心無旁騖幹事創業的最大助力。

  自2025年起,日照將每年農曆正月初八定為“日照企業家日”。2月5日,在日照市廣大企業家迎來自己專屬節日的這天,163家企業在全市項目提升年暨企業高品質發展大會上站上“C位”,被隆重表彰。會上,李在武強調,要心底無私與企業家交朋友、全力以赴為企業紓困解難,讓企業家挺直腰桿、安心創業、舒心發展。

  “大會的召開彰顯了市委、市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支持。今年,我們將全力建設好交能華坤原油地下水封洞庫項目,做好山外迎接職業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各項準備,推進‘山外習園’建設,深化‘城市+大學’共同體建設。”山東華信工貿集團、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董事長拜文匯表示。

  “張家臺舊貌換新顏,喬家墩子夜市煙火升騰,濃郁的旅遊氛圍為星島藍碳項目的發展提供了肥厚的土壤,每一場活動背後,各區縣都主動作為,提前對接全程靠上,他們的溫情服務,成為項目文旅融合發展的堅強保障。”安泰集團董事長別程遠説,今年,安泰集團將啟動星島藍碳計劃二期建設,計劃總投資5億元,主要建設賽博碼頭、島上游客服務中心、海上酒店等,年內力爭碼頭太空艙、星島露營等部分項目建成投入運營。

  “市科技局將堅定踐行‘服務産業創新就是服務發展大局’理念,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更具活力、更添動力的創新生態。”“東港區將堅持市區一體、主動擔當,一産突破海洋經濟,二産抓好工業倍增,三産穩住服務業大盤,堅定不移抓項目突破、招大育強、環境優化,推動東港各項工作走在前、挑大梁。”會上,各區縣、功能區以及市直有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也紛紛表態發言。

  政企同心,一首高品質發展“春之曲”正在日照大地奏響。(大眾日報記者 吳寶書 丁兆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