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黃渤海新區漁民歡慶第33屆漁燈節 祈盼風調雨順魚蝦滿倉
2025-02-11 10:24:04來源:水母網編輯:宋雯琪責編:李煒

  2月10日,農曆正月十三,煙臺黃渤海新區第33屆漁燈節如約而至。

  從歡天喜地的文藝演出到産品種類豐富的漁燈大集,從肅穆莊重的祭海大典到極具膠東特色的放漁燈儀式,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漁燈節,不僅承載著漁民祈盼風調雨順、魚蝦滿倉的美好心願,更成為了傳承漁俗文化、弘揚闖海精神、助力鄉村振興的盛大節日。

煙臺黃渤海新區漁民歡慶第33屆漁燈節 祈盼風調雨順魚蝦滿倉

  一大早,大季家街道初旺漁港碼頭就熱鬧起來,市民和不少遠道而來的遊客紛紛趕來參加這一盛會。

  9點30分,極具非遺特色的文藝演出正式開始:歡騰的鑼鼓、高亢的嗩吶、精彩的京劇表演和花板聯唱等等,將漁燈節推向了高潮。

  雖然氣溫較低,卻無法阻擋群眾參加活動的熱情,舞臺上演員忘我表演,台下觀眾更是熱情似火。男女老少圍在舞臺周圍,不時舉起手機拍照錄影、拍手叫好。

煙臺黃渤海新區漁民歡慶第33屆漁燈節 祈盼風調雨順魚蝦滿倉

  “我們這次來了70多人,年齡最大的70歲,最小的只有10歲。”活動現場,禾美秧歌隊隊長劉航源告訴記者,作為大季家的本地秧歌隊,大家都爭相參與這次演出,不僅要扭出新時代漁民的精氣神,更要把老一輩留下來的民俗文化發揚光大。

  祭海大典隨後舉行。“這是我們漁民最重要的節日。”初旺村村民劉明興説,自己出海捕魚有36年了,每年都把捕撈回來的最大的魚用在漁燈節這一天。

  “每一家都特別重視漁燈節,這一天,家家都有客,都會拿出最好的東西招待親朋好友。”山後初家村黨支部書記趙竹嶺介紹説,隨著社會的發展,漁燈節已經從一種傳統的祭祀活動演變成為兼具傳承漁村文化、民俗展示、親友聚會、特色旅遊于一體的盛大節日。

煙臺黃渤海新區漁民歡慶第33屆漁燈節 祈盼風調雨順魚蝦滿倉

  肖水蓮 攝

  下午,漁民們帶著準備好的大魚和漁燈來到自家船上,把漁燈擺在船頭,寓意照亮引路,護佑人船平安歸來。

  在今年的漁燈節現場,除了精彩的文藝演出外,還開辦富有特色的“漁燈大集”。在集市上,不僅有剪紙、糖畫等非遺手造,還有花餑餑、草莓等美食和農産品,在滿足遊客賞民俗、品美食的同時,也為提振消費注入了活力。

  今天,也就是正月十四,在古現街道舉行的漁燈節還將繼續,將舉行秧歌花車巡遊、祭海大典、漁民送燈等活動。

  漁燈節距今已有500多年曆史。2008年,漁燈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015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煙臺黃渤海新區“中國漁燈文化之鄉”稱號。未來,煙臺黃渤海新區將繼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海洋文化,持續壯大海洋經濟,打造文旅融合新品牌。(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通訊員 姜乾 王凱 陳婉璐 攝影報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