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菌菇撐起“致富傘” 鄉村振興“鮮味足” 滕州“不與糧爭地”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子
雨水節氣農事忙,魯南大地到處都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近日,記者走進山東省滕州市鮑溝鎮趙莊村,探尋這裡發展庭院經濟的致富密碼。
來到趙莊村71歲村民趙恒福自家舊院的平菇種植棚裏,一股鮮活的生長氣息撲面而來,棚裏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菌棒,上面長滿了鮮嫩的平菇。
“原來俺一直在家裏閒著。現在加入咱村裏的合作社,用自己住不著的房子入了村黨支部合作社的股,還把兒子空著的宅子也租給村裏的合作社,跟著摘摘蘑菇、木耳,一天能掙五六十塊錢。”趙恒福小心翼翼地穿梭在種植棚裏,一邊整理菌棒、采收平菇,一邊笑著對記者説,自從大棚裏種上平菇,生活變得充實有盼頭,從早到晚忙個不停。現在還可以分股金、拿租金、賺薪金,一個人掙三份錢,手頭寬裕多了,日子越過越舒心。
趙恒福的生活轉變,得益於村裏對庭院經濟的積極引導和支持。趙莊村黨支部書記褚華英告訴記者:“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我們動員群眾用資金或空宅入股,試點庭院經濟。現在全村一共有54戶空宅發展庭院經濟,主要種植黑木耳和平菇,去年純利潤60多萬元,按照村集體、合作社、社員4:3:3的比例分成,為村集體帶來近25萬元收入,社員每人分紅3000多元。”
隨著村集體經濟壯大,老百姓也嘗到了增收的甜頭,周邊好幾個村子都來學習怎麼發展庭院經濟。在村黨支部領辦下,閒置宅院變身“四季菇房”,曾經無人問津、雜草叢生的荒廢之地,如今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成為村民增收的新路徑。
“去年,合作社共收購農戶黑木耳幹品50余噸、平菇鮮品2100噸,可實現産值1180余萬元。同時,和當地大型商超簽訂購銷協議,確保銷路通暢、價格合理,為庭院經濟食用菌提供了‘技術、産量、品質、銷路、收益’的‘五個保障’。”滕州市食用菌協會會長、潤禾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帆説。
目前,鮑溝鎮依託潤禾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採用“專業合作社+支部領辦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試點採取“春季木耳、秋季平菇、冬季羊肚菌、四季天麻”的一院落四品種的“1+4”循環種植模式,充分挖掘了空戶空宅的經濟價值。
鄉村要振興,産業是根基。小小的菌菇種植,成為了村民增收的新亮點,讓原本閒置的庭院變成了“聚寶盆”。鮑溝鎮黨委書記梁剛説:“我們計劃在兩年內帶動轄區內全部66個村發展庭院經濟,總數達到1000戶以上,達到以點帶面、成方連片的效果,讓更多群眾在庭院經濟中穩定就業增收,走出一條不與糧爭地、培育特色産業、促進農民增收、壯大集體經濟的鄉村振興新路子。”(棗莊日報記者 劉振江 通訊員 刁文鑫 任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