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中日韓文旅合作發展研討會”在濟南舉辦
2025-03-25 18:28:46來源: 閃電新聞編輯: 宋雯琪責編: 李煒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2日訊 近日,“深化中日韓文旅合作發展研討會”在山東濟南召開。本次會議由山東社會科學院主辦,山東社會科學院環黃海研究院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承辦。來自韓國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韓國成均館大學、韓國京畿研究院、韓國建陽大學、日本銀行北京事務所、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上海政法學院、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山東財經大學、山東社會科學院、濟南社會科學院、山東旅遊職業學院等多個科研院所,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多家媒體的專家學者共40多人參加研討會。

“深化中日韓文旅合作發展研討會”在濟南舉辦

  山東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楊金衛研究員致開幕辭。他指出,中日韓三國地緣相近、人文相通,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和獨特的自然風光,在人文交流和文旅合作方面有著深厚基礎和廣闊前景。深化中日韓文旅合作發展應堅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加強人才培養和交流合作,注重可持續發展和生態保護,深化民間交流和人文合作。山東作為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省份,未來將繼續拓展與日韓的多領域合作。山東社會科學院重視東北亞區域國別問題研究,正打造環黃海研究院,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強化與國內外眾多研究機構的合作,共同促進中日韓、魯日韓各領域的密切交流。

  本次研討會以“強化中日韓文旅合作和民間往來”為主題。研討會第一階段由山東大學中日韓研究中心主任牛林傑教授主持。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中國本部副館長文恩惠、日本銀行北京事務所研究員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教授西村友作、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研究員李旻分別作了發言,深入分析了中日韓三國人文交流和跨境文旅産業的現狀。文恩惠提出數字技術的利用、傳統文化IP的開發以及企業間合作是促進三國文化産業發展的關鍵路徑。西村友作通過日本熊本縣的成功案例,展示了通過文化與旅遊的結合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路徑。李旻指出中日韓三國在人文交流方面還需進一步提升交流品質,構建更客觀包容的文化交流史觀,以促進三國間“民心相通”。

  研討會第二階段由山東師範大學區域國別研究中心主任鐘潔教授主持。山東財經大學日語系研究員渡邊美幸、韓國成均館大學成均中國研究所研究員申智善、山東社會科學院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田楊分別就中日韓人文交流和文旅合作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探討。渡邊美幸認為需要進一步加強中國的旅遊景點宣傳,吸引更多日韓遊客前來遊玩。申智善提出中日韓應開發定制化長期停留項目,為遊客提供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機會。田楊提出成立三國銀發旅遊聯盟,建立智慧平臺整合三國景區與交通信息。

  研討會第三階段由山東財經大學中日韓研究院副院長馮晶教授主持。韓國京畿研究院先任研究委員李洙行、山東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延龍、山東社會科學院海洋經濟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員童德琴分別提出了促進中日韓人文交流和文旅合作的對策建議。李洙行認為中韓日三國在經濟、文化、旅遊等領域市場規模不斷增長,人文交流持續擴大,應積極尋求擴大文化和旅遊領域的合作。楊延龍指出中日韓文旅合作要以文化共性與技術創新為驅動,通過政策協同、IP共創、數字賦能等手段實現深度融合。童德琴提出促進中日人文交流與文旅合作,應推進政策協同落地,利用數字賦能建立文旅信息獲得渠道。

  在研討會第四階段,與會人員就中日韓文旅合作和民間往來的相關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並提出了眾多可行的意見建議,如在山東省主要旅遊景點等地加強韓語和日語標識以及AI導遊服務,在餐廳等提供多語言服務,加強山東省內主要旅遊景點之間的交通連接,在山東省設立中日韓旅遊合作辦公室等。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研究員牛曉萍和韓國國會前議員鄭亮碩等分別對三個階段的專題發言進行了精彩點評。

  最後,山東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付東研究員作會議總結發言。他表示,本次研討會揭示了中日韓文旅合作的廣闊前景和深厚潛力,文旅合作越來越成為中日韓合作的新增長極。與會專家提出的數字賦能、技術創新、發展文化産業新質生産力、IP共創、挖掘共同的文化歷史資源、推動銀發旅遊、推動文旅産業制度性開放等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前瞻性,對山東發展文旅産業也有很大的借鑒價值。同時,通過此次研討會,山東社會科學院與更多國內外智庫建立起友好聯繫,希望今後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共同為推動東北亞地區人文交流作出應有貢獻。(閃電新聞記者 李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