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6時,淄博市魯中蔬菜批發市場一派繁忙景象。成箱的黃瓜、番茄、芹菜等新鮮蔬菜在晨光中流轉,配送員們將貨物有序裝入新能源貨車車廂。這些車輛即將穿梭于市區的街巷,趕在市民清晨採買的“早高峰”前,將新鮮食材送達各個門店網點。
自2022年10月入選全國第三批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創建城市以來,淄博市通過政策激勵、設施配套與數字賦能等多種措施,推動城市貨運向綠色高效轉型。如今,在淄博市大街小巷,越來越多貼有“綠色配送”標識的新能源貨車穿梭其中,成為一道流動的綠色風景線。
在魯中蔬菜批發市場,貨拉拉司機邵緒剛正忙著將最後一批貨物裝上新能源貨車。作為從業多年的老司機,他深切感受到綠色貨運配送帶來的實惠。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1月更換新能源車後,每日行駛約200公里的電費支出僅為15元,較之前燃油車每天100元的油費下降了85%。更令他欣喜的是,2月中旬通過考核獲得“綠色配送”標識後,訂單量顯著增加。許多客戶看到車身上的標識會主動詢問,得知這是政府認證的綠色貨運配送服務後,明顯感受到客戶的信任度提升。
像邵緒剛這樣受益的從業者並非個例。淄博市出臺的《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建設獎補辦法》構建起立體化激勵體系:對考核前3名的貨運樞紐,每個給予30萬元獎勵;對前5名公共配送中心,每個獎勵10萬元;新能源配送車輛在該市範圍內月實際運營達1600公里即可享受最高每車每月320元的獎補。這些政策紅利直接轉化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動力。淄博雁達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松表示,公司現有400余輛貨車中,新能源車佔比達到65%,通過考核的車輛已全部貼上“綠色配送”標識。“車輛接入淄博市綠配平臺後,我們可以實時追蹤車輛位置,遇到突發情況能夠快速調度支援。”他指著監控螢幕上的車輛軌跡圖説,“這不僅能優化配送路線,還能讓客戶看到我們正規化的管理,合作意願顯著增強。公司計劃年內將進一步推進老舊車輛的淘汰更新。”
設施配套同步升級,為綠色物流疏通“毛細血管”。淄博市調整了禁限行區域車輛通行限制:多用途貨車(皮卡車)全天不禁行;新能源輕型貨車(車高不超過3米)除城市快速路外其他區域全天不禁行。針對“停車難”,淄博市精準施劃355個配送專用泊位,讓配送車輛“有位可停”。
數字化轉型則為行業提質注入新動能。投入運行的市綠色配送平臺已匯集了17家試點企業、133輛配送車輛的數據,可實現對企業、車輛、人員及電子路單數據的實時監測,為貨主和企業提供信息查詢、車輛監控、交通誘導等服務。通過打破信息孤島,平臺實現了政府監管與企業運營的高效協同,為考核評價和資金補貼提供了大數據支撐。
夕陽余暉中,邵緒剛將貨車停入張店區明清街城配專用停車點,結束當日最後一單。“現在開新能源車不僅有面子,更有裏子。”他笑著拍打著綠色標識,“客戶認可、政府支持,這活兒越幹越有奔頭。”在這座老工業城市的街道上,越來越多的貨運配送員正駕駛著新能源車,載著生活的希望和民生期待,駛向更遠的未來。(淄博新聞網記者 劉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