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為期近4個月的“人智時代——第三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圓滿落下帷幕。這場藝術盛宴不僅為泉城增添了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更以其獨特的思想深度和藝術魅力,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濟南國際雙年展始自2020年,2022年升級為由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本屆展覽由山東美術館和濟南市美術館共同執行。
展出國內外215位藝術家的作品
許多作品融入了濟南元素
本屆雙年展,由策展經驗豐富的6位國內策展人和3位國外策展人共同組成策展團隊;10位中國美術界和3位國際美術界權威人士組成學術委員會,保障了雙年展的學術水準。共展出21個國家和地區215位藝術家的291件(套)作品。山東美術館展出143位藝術家的198件(套)作品。濟南市美術館展出72位藝術家的繪畫、雕塑、影像、裝置、數字類作品93件(組)。
雙年展共分為13個板塊。山東美術館展出“作為方法的水墨”“作為表演的藝術”“絕對的抽象”“輕鬆的、但也是時代的”“後人類主義的女性創作”“重塑感知的人類實驗”“作為哲學的大地與鄉村”“永恒的、永恒的”“觀念之後的觀念”“自媒體與當代社會”10個板塊;濟南市美術館展出“土地與時間”“形貌與組構”“感知與痕跡” 3個板塊。展出的作品中,國外藝術家作品佔近1/4。總體上看,超過半數作品為青年藝術家創作。許多作品融入了濟南或山東的地理、人文元素。科技與藝術融合作品明顯增多,體量超過1/3。
觀展人數達70萬餘人次
9大平行展遍佈全城
2024年12月14日,山東美術館舉辦媒體開放日,168名媒體記者參與活動,立體的報道形式和豐富的報道內容助力濟南國際雙年展迅速火爆出圈。12月15日正式開展,開展首日,山東美術館和濟南市美術館接待觀眾破萬人。據不完全統計,展期內,兩館共接待觀眾70萬餘人次。其中,青年參觀群體約佔70%,濟南市外的觀眾約佔1/3。
省市兩館的後臺數據顯示,1月份總參觀人數最多,超過20萬人到場參觀。山東美術館12月21日參觀人數最多,有16380人次過安檢。
本屆雙年展舉辦了包含策展人導覽、館長見面日、專題手工坊、定制兒童劇、藝術脫口秀、玲瓏探知計劃、熱心觀眾探展、數字人主播、學術論壇、策展人講座、藝術家座談等在內的100余場活動。展會接待了150多個參觀團體,吸引了1000余支研學隊伍參觀,濟南國際雙年展現場成為學生群體的美育大課堂,促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浸潤式美育體驗。
除此之外,展會延續了往年設立平行展的展覽機制,9大平行展遍佈全城,再一次燃動濟南,上演全民藝術狂歡。展會首次引進了表演藝術,在山東美術館進行了兩次“點讚藝術”的表演。
針對雙年展,山東美術館自主研發了20餘款文創産品,其中人智時代冰箱貼和雙年展紀念幣最受大眾歡迎。這些具有文化創意的産品,不僅裝點了群眾的生活,也使雙年展融入百姓生活。配合濟南國際雙年展,在山東美術館重啟的藝術市集,共開展69天,總銷售額130余萬元。
展覽期間,兩館共投入了148名志願者,面對面服務了約5.2萬名觀眾。
展覽信息在100余個國家傳播
國際影響力持續攀升
作為主要展館,山東美術館剪輯製作了81個濟南國際雙年展宣傳視頻,並在視頻號、抖音號、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深度專訪了79位策展人、藝術家和專家,很大程度上拓寬了雙年展的學術維度。展覽期間,《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等權威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國內200余家媒體多角度報道,展覽信息在美國、德國、法國等100余個國家傳播,被814家當地主流媒體、門戶網站及重點資訊網站廣泛轉載,國際影響力持續攀升。據不完全統計,第三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網絡點擊量5億次,創下歷史新高。
第三屆濟南國際雙年展以“人智時代”為題,以創新為底色,不僅僅是一場當代藝術展覽,也是一次科技與人文的對話,更是一座連接思想與生活的橋梁,它讓藝術真正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並帶動起了更深層、更豐富、更活躍、更澎湃的文化思考……
“人智時代”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也寄託著對人類未來發展的深刻期許。歷時近四個月,面向觀眾開放103天的第三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閉幕不落幕,未來更精彩,第四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值得期待!(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 趙曉林通訊員 胡敬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