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印發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5-2027年) 構建“四區三帶多點”區域佈局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近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山東省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5—2027年)》,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打造更高品質的齊魯樣板。4月1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對《規劃》進行解讀。根據《規劃》,到2027年,山東鄉村全面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更高水準的“齊魯糧倉”基本建成,農民收入水準持續提高;到2035年,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
《規劃》按照“區域協同、帶狀示範、點上突破”的總體思路,提出著力構建“四區三帶多點”的鄉村全面振興區域佈局。“四區”即膠東、中部、魯南、魯西四大區域。具體來看,膠東率先發展區涵蓋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5市,大力發展海洋經濟、高效農業和農文旅融合産業,打造濱海特色和美鄉村,在全省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中部優化提升區涵蓋濟南、淄博、泰安、東營4市,大力發展都市農業、城郊農業、智慧農業,建設一批高端優質農産品生産基地,打造山水林泉鄉村特色風貌,在全省發揮承東啟西銜接作用;魯南全域突破區涵蓋臨沂、棗莊、濟寧3市,培強山區特色經濟、濱河臨水經濟、農文旅經濟,打造富有人文內涵與山水韻味的靚麗鄉村,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全域突破;魯西加速崛起區涵蓋德州、聊城、菏澤、濱州4市,強化糧食等重要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打造“齊魯糧倉”核心區,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在鄉村全面振興中加速崛起。“三帶”即沿黃生態保護髮展軸帶、運河文化傳承利用軸帶、海濱陸海統籌軸帶,堅持開發保護並重、陸海統籌協同,打造特色鮮明的鄉村全面振興廊道。“多點”即各類涉農産業園區及南四湖、東平湖等重點區域,突出發展特色,強化創新引領,形成多點支撐的鄉村全面振興發展格局。
圍繞協同推進“五個振興”,《規劃》對建設更高水準的“齊魯糧倉”、鄉村産業高品質發展、高素質鄉村人才隊伍、鄉村文化、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鄉村治理現代化等內容依次展開論述,系統部署了20項重點任務。比如聚焦組織振興,山東將把今年作為村級黨組織建設“鞏固提升年”,進一步查找整治突出問題、化解風險隱患,切實打造過硬支部,為換屆夯實基礎。同時山東將深化村黨組織“跨村聯建”,引導有條件、有意願的村,通過黨組織聯建共建帶動治理同抓、産業聯動、服務共享,實現村莊抱團融合發展。聚焦産業振興,山東將加快建立健全農業科技創新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各級農業科研資源力量,加強農業科技領軍企業培育,不斷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山東聚焦生物育種、高效農機、綠色投入品等重點領域,瞄準“卡脖子”問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山東還將突出抓好綠色轉型,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加快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實施意見,預計很快發佈。
規劃的生命力在於落實。《規劃》創新制度性供給,著力破解資金、用地、人才等要素瓶頸,同步配套7個重大工程、56項具體行動,作為保障《規劃》落地的有力抓手,已由山東省鄉村振興工作機制牽頭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對口支援辦公室主任李秋生介紹,山東將以7個重大工程、56項具體行動為抓手,加強工作調度,做好任務細化分解,對任務事項實行動態管理,發生變更的及時按程式更新調整,確保分年度高品質推進。山東將注重發揮農民主體作用,通過優化鄉村公益性崗位設置、推動以工代賑提標擴面,探索更多組織群眾、發動群眾的有效辦法,讓農民真正成為鄉村發展、建設、治理的參與者和受益者。(大眾日報記者 陳曉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